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知识是人们大脑中存在的知识或经验,这些知识结构可以分成几种图式: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各种图式在人脑中相互关联,构成了完整的信息系统。阅读的过程其实是人已有的信息系统和阅读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读者掌握的相关背景知识越多,越有利于他们理解阅读材料。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中职生。他们英语阅读水平不高,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学习习惯也不好。因为缺少获得背景知识的途径,老师们也不常向他们介绍背景知识,所以他们的背景知识匮乏。他们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也不高。英语阅读是英语的基本能力之一,研究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中职生,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更是必要。本论文实验的理论基础是图式理论和克拉申的语言输入理论。两个理论的共同点是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主题相关信息(背景知识)的输入是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的。本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试图回答如下两个问题:1)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多进行背景知识的介绍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2)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多进行背景知识的介绍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本实验从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的学生中随机选取了两个班89名学生作为受试,44个学生的班为实验班,45个学生的班作为控制班。两个班的学生在实验前进行一次前测和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英语阅读兴趣,习惯,速度,对背景知识作用的看法,利用背景知识理解英语阅读材料的频率,对背景知识介绍的兴趣,对背景知识介绍的期待和自己搜索背景知识的意愿等信息。根据前测的成绩把学生分成高分组、中等水平组和低分组三个组,两个班三个同等水平的组再进行比较。实验期间,教师会在实验班介绍丰富的背景知识,而在控制班只做简单的背景知识介绍。实验进行17周之后,两个班再进行一次后测,在实验班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两个班后测的成绩进行总体比较,每个班三个水平的组再进行比较。通过前测和后测成绩的比较和问卷答案的情况来推断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课,增加背景知识的讲授有利于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在高分组,中等水平组和低分组中,高分组和中等水平组的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有明显效果,在低分组中,则效果不明显。通过对比实验前实验后调查问卷的情况,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在多了解语言的背景知识后,英语的阅读兴趣也有了提高。从受益学生占大部分的角度来说,实验的结果支持论文的假设:在英语阅读课上增加阅读材料背景知识的介绍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这种教法值得推广。当然在进行具体教学时要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原有的语言基础,引导他们激活已有的背景知识来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