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绍派伤寒大家俞根初对仲景学术的继承与发扬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41808829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根初为绍派伤寒的领袖,名肇源,世居山阴(今绍兴市),陶里村。排行第三,乡间人称俞三先生,生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卒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享年六十五岁。俞氏出生世医之家,自幼耳濡目染,生性聪慧,勤奋肯学,弱冠即通内经、难经,而于伤寒一门研究尤深,论病议症,诸多卓越,治病每每应手奏效,屡起重笃,而名噪乡里。俞根初博采众长但并不拘泥古人说法,同时他更看重临证实务经验。俞根初所著《通俗伤寒论》被医学界公认为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寒温融合,自成一派,别具一格。无论伤寒还是温病均兼收并蓄,寒温并举,是绍派与一般仲景学派在学术上的最大区别。俞氏伤寒注重疾病的调理与护养,并有完备的理论、用药与方剂,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这是对仲景学说的发扬,也是对医学的重大贡献。本研究课题通过系统研究《通俗伤寒论》涉及《伤寒论》学术思想有关的观点,及参阅大量相关的文献基础上,针对俞根初对仲景学术的继承与发扬作了详尽的归纳、分析及总结与提炼,取得的成果。本研究课题主要分成3部分:1.探讨绍派伤寒源流。分析绍派伤寒的萌芽、奠基及传承的医家,从中了解绍派伤寒的发展;以及《通俗伤寒论》成书的过程及版本沿革。《通俗伤寒论》为绍派伤寒学术理论体系奠基之作,故后世誉俞根初是集大成者,为“绍派伤寒”的形成、崛起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2.俞根初六经证治之继承与创新。俞氏强调六经钤百病,并以六经分证归纳临床病理表现、以六经分传提示传变规律,提出“三化论”及以六经分治归纳治法方药,既是对仲景《伤寒论》的继承,又是从临床实践出发对“六经”证的诠释与补充,为“绍派伤寒”开先河。俞氏主张寒温结合,辨证六经三焦并重,其认为河南地处高燥而寒冷,仲景之论治详于寒而略于温,所制方剂未必尽能适用于南方地域之感证,故俞氏辨证外感时病,宗仲景,结合六淫致病理论,主张六经三焦并重,既不同于传统伤寒学派,又异于温病学派,独能探微索奥,自成一家之言,为后世医家辨治外感时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其诊法富有特色注重望、切二诊,尤以观目、腹诊为要。在治疗方面,其结合方土,重视治湿,主张治伤寒以开郁为先,为邪留出路,尤其强调使邪从表而出者之发表及使邪从里而出之攻里。用药上,俞氏之自拟方药,轻灵平稳,俞氏多选用质轻的草木花类药物,俞氏用药之量亦很轻,认为药效高低不在剂量大小,只要用的灵动,轻药可以治大病。俞氏重视调和饮食以顺应四时,疾病治养并重,其认为疾病与调护为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医药疗效显着与否与调护的合理与否有密切关系。3.俞根初六经方药之思路探讨。俞氏六经证治六法方药,共计101首,本文仅举13首,探讨了其制方思路。通过研究,我认为制方原则为①古方沿用或新用.②古方化裁成合方.③自创新方等。而其治疗用药原则为①结合方土,重视治湿.②开郁为先,为邪留出路.③自拟方药,轻灵平稳。本研究课题通过探索俞氏《通俗伤寒论》六经辨治、用药与方剂,并结合绍派伤寒医家对《通俗伤寒论》的诠释,总结了俞氏对仲景学说的继承与发扬之处
其他文献
我国内地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较注重分支机构的扩张、业务量的增大和市场占比的提高,较少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价值最大化绩效考核新机制由于以经济增加值(EVA)和风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至关重要。阐述了小学科学课教师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培养合格的科学课教师。
税收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税法为核心,融税收学、会计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于一体,综合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和税务处理能力。笔者进行了税务专
<正>"一带一路"战略经济功能的发挥重点在企业,关键在行动。伊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支点,其资源、市场、环境、政策等优势十分明显。加快扬州伊犁产业合作对接,积极引
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是维多利亚时期的杰出女诗人。她的诗作给自己带来崇高的声誉,并使其在英语文学领域中享有较高地位。作为诗歌创作的天才,她在1856年完成了诗体小说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在希腊科林斯州西锡安自治市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古戏剧大会上,汇集了雕塑展、戏剧演出、座谈会、专题讲座、表演工作室、青年论坛、诗歌朗诵以及HIP-HOP音乐会等丰富内容。本次
毛泽东作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他的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产物。在毛泽东外交思想
侦查机关正确行使侦查权,能够及时有效地查明案件事实并侦缉犯罪嫌疑人,为公正审判提供事实基础。因此,作为国家公权力的一种典型样态,侦查权因其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受到国
因果关系推定是环境侵权中一个抽象却重要的议题,我国立法虽未作明文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已出现据此裁判的案件。本文以研究的必要性为逻辑起点,通过比较分析现有学说,检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