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法/化学法耦联预处理秸秆厌氧干发酵产沼气性能的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long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农业和畜牧养殖业机械化,规模化发展,秸秆和畜禽粪便逐年递增。为了缓解秸秆和畜禽粪便处理不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将秸秆和畜禽粪便得到高效利用,本文利用不同的方式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后与牛粪混合进行厌氧干发酵产沼气性能的研究。首先利用批式厌氧干发酵的方式考察粪草比、发酵温度和发酵总固体物浓度对产沼气性能的影响,其次利用化学法和生物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条件的优化,最后利用二者分别预处理和不同顺序的耦联预处理,考察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牛粪混合批式厌氧干发酵产沼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全因子试验考察粪草比、发酵温度和发酵总固体物浓度对玉米秸秆/牛粪混合批式厌氧干发酵产沼气性能的影响试验中,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为:粪草比为1:2,发酵温度为50℃,发酵总固体物浓度为20%。在此条件下原料产气率分别为141mL·(g TS)-1和182 mL·(g VS)-1,池容产气率为1.09 m3·m-3·d-1。(2)化学法预处理条件的优化试验中,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预处理条件,硫酸最佳预处理浓度为2%,最佳预处理时间为30 min,最佳预处理温度为120℃。其次通过响应曲面法对单因素试验获得的条件进一步优化,并预测出最适条件为:硫酸最佳预处理浓度为2.7%,最佳预处理时间为38.4 min,最佳预处理温度为122.2℃。在此条件下的实际试验结果为还原糖含量为22.45%,纤维素含量为51.16%,半纤维素含量为7.52%,与预测值基本相符。(3)生物法预处理条件的优化试验中,通过初筛、复筛、菌株之间的拮抗试验、CMC酶活曲线等试验获得一组较优的复合菌系,即NF-3(Bacillus siamensis KCTC 13613(T))和NF-4(Bacillus subtilis subsp.Stercoris NCIB3610(T))组合,复合菌系第3d CMC酶活达到最高为21.1 U·mL-1。最后对复合菌系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预处理条件为酶液静置预处理2 d,使得纤维素含量降低至22.0%。(4)考察化学法预处理、生物法预处理和两种方式以不同顺序耦联预处理,利用第二章最佳发酵条件和第三章最佳预处理条件作为本章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先生物法后化学法预处理原料对产沼气性能的提升最高:原料产气率分别为201.3mL·(g TS)-1和259.6 mL·(g VS)-1,分别比未处理组提高了38.8%,25.0%和27.9%。本试验研究为农业废弃物和畜牧养殖业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在农业生产中,播种过程是其中尤为关键的环节,对作物的生长状况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精密播种机,但其播种作业情况无法实时检测。为了保证播种作业质量满足要求,需要对播种机械进行参数实时监测。本文针对目前播种作业质量在线监测服务系统的需求,利用自行研制的播种试验平台、光电式传感器、4G传输模块和STM32微控制器等硬件部分。应用Java与JavaScript语言混合编程技术建立了集播种参数实时
中国人口众多,属于农业大国,促进农业的机械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蔬菜育苗移栽能够获得优质强壮的蔬菜苗,使蔬菜早熟、多熟,能够提高蔬菜的复种指数并且便于集中管理。为了满足蔬菜移栽的技术要求,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节约成本。本论文设计了一种栽植机构,其结构简单且能通过调节机构参数来满足蔬菜移栽的要求。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查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资料了解了蔬菜种植区
土壤矿物固碳对于改善全球碳循环、实现“碳中和”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土壤矿物对有机质的吸附作为稳定土壤有机质的关键环节,一直是当前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土壤有机质中的非腐殖质活性组分输入量大且降解速度快,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壤有机质整体稳定性。然而,土壤非腐殖质活性组分在土壤固碳中的关键作用还未得到系统的认识。因此,本研究选取典型矿物(高岭土,蒙脱土和氧化铁)和两类代表性非腐
病毒是数量最多的生物,在调节微生物群落结构、推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遗传物质的水平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环境病毒学的报道主要集中于海洋和淡水湖泊等生态环境,而高原湿地病毒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以我国独有的纳帕海高原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中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探索病毒和原核生物在高原湿地环境中的群落分布及生态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纳帕海高原湿地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满足人民生存需求和食品安全以及保持国民经济及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的农业种植模式中,相对于传统播种,育苗移栽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品质量,提升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缩短农作物的成熟期,进而实现增产增收。本文针对当下全自动移栽机的取苗机构在取苗时容易对秧苗钵土及根部造成伤害等方面的问题,从育苗盘入手进行考量,设计了可拆分活动式育苗盘,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使得蔬菜种植成本也随之增长,但对蔬菜需求量仍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需要一个合理的方案来保障蔬菜的稳定供给。蔬菜种植作为农业蔬菜生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考虑到机械化育苗移栽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实现机械化蔬菜育苗种植是未来农业种植的必然发展趋势。但迄今为止,低效、耗时、费力的不规范传统手工移植作业仍然是我国蔬菜种植的主要
目前使用小型水力旋流器分离细微颗粒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常局限于常规形状或特定出入口尺寸等而导致分离性能不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抛物面壁水力旋流器(fx10.0),通过设计,CFD-DEM,试验这三个环节来分析型抛物面壁旋流器和传统圆锥面壁在不同粒径的沙粒,不同入口流速,不同入口浓度下沉砂口回收率,浓缩比,和颗粒过滤彻底时间这三个主要分离指标并对其内部流场和颗粒轨迹进行了分析。由于抛物面壁旋流器分离性
野生蜜蜂是热带、亚热带及高寒高海拔等特定区域的主要传粉昆虫,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弥补了商用蜜蜂无法覆盖这些地区的不足。但近50年来,野生蜜蜂正遭受到各方面的压力,野生传粉昆虫的数量逐年下降,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肠道菌群在传粉昆虫健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新陈代谢、免疫防御、生长发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蜜蜂肠道菌群,不仅可以帮助宿主消化和制
保护性耕作模式下的农田地表面大量秸秆覆盖,会造成机具的田间通过性差、病虫害发生、以及秸秆在开沟器上缠草壅堵等问题。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大量秸秆覆盖的农田正常进行免耕播种机正常作业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通过查阅文献,基于秸秆与防堵机构互相作用的边界层分离现象以及生物仿生的理论,以一种生活在秸秆层中的白星花金龟的前后肢为仿生原型,设计了仿生分拨草免耕防堵装置。并在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进行了分拨草防堵装置的加
三七(Panax notoginseng)是中国著名中药材,随着种植规模不断增加,对三七收获机械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依旧存在着牵引阻力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对三七挖掘收获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从而探究出高效率、低伤七率的收获方法。目前国内外关于三七收获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整机和关键部件,没有深入的关于挖掘机理方向的研究。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七机械化挖掘收获工作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