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大型灌区用水管理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船行灌区开展水稻需水监测及灌溉预报模型研究,对提高灌区用水管理水平,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实现灌区科学用水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船行灌区为研究区域,通过调查分析与示范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监测不同水稻需水信息参数,应用彭曼公式计算灌区水稻需水量,分析冠气温差与水稻缺水关系,建立灌区水稻需水信息监测系统,对灌区进行灌溉预报。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1)建立了以斗渠为灌溉用水管理单元的灌区水稻需水监测系统,采集的需水信息主要有气象信息,水稻生理生长参数信息,农田土壤水分信息。 (2)建立了水稻需水信息在线网络传输技术无线GPRS模块传输方式,实现船行灌区大范围的水稻需水信息的监测和传输。 (3)应用彭曼公式计算得出船行灌区水稻作物实际需水量为719.69mm,整个生育期水稻需水量过程中,分蘖期日需水量为6.41mm/d,拔节孕穗期日均需水量为6.5mm/d,开花结实期日均需水量为5.33mm/d,水稻三个阶段日均需水量为5.94mm/d。 (4)确立了以水稻冠层温度为作物缺水诊断指标,冠气温差临界范围为-0.7~1.5,当冠气温差大于临界范围时,土壤含水量小于土壤含水下限,此时需要灌溉。 (5)水稻不同生育阶段不同时间段,水稻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灌浆期日平均冠层温度低于日平均气温,成熟期日平均冠层温度高于日平均气温。 (6)提出的土壤水分下限指标来预报灌溉时间,在分蘖期、晒田、拔节孕穗期、开花结实期土壤适宜含水率下限分别为32.44%、28.26%、35.26%、30.80%。 (7)分别建立不同灌溉方式下的灌溉预报模型,持续降雨时灌溉预报模型,预报降雨时的灌溉预报模型,以分布式农田水文模型为基础的分布式灌溉预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