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血清中谷氨酸的动态变化及应用七叶皂苷钠后对谷氨酸的影响,来进一步评价谷氨酸对脑出血的作用及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为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63例急性高血压脑实质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脑出血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入院采血后即开始加用七叶皂苷钠治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起病后2天内、5-6天、8-9天和15-16天的血清谷氨酸浓度,同步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同时于发病后1-3天、第5-6天及第15-16天行头部CT检查了解血肿体积大小,并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血中谷氨酸浓度与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呈正的直线相关。经治疗后,所有病例谷氨酸水平迅速下降,在5-6天和8-9天以干预组下降速度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天内和15-16天两组谷氨酸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肿吸收在第15-16天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1-3天、第5-6天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5-6天、8-9天和15-1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酸可能参与了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脑损伤作用;七叶皂苷钠对ICH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包括降低血清中谷氨酸水平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