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作用及七叶皂苷钠对其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wh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血清中谷氨酸的动态变化及应用七叶皂苷钠后对谷氨酸的影响,来进一步评价谷氨酸对脑出血的作用及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为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63例急性高血压脑实质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脑出血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入院采血后即开始加用七叶皂苷钠治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起病后2天内、5-6天、8-9天和15-16天的血清谷氨酸浓度,同步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同时于发病后1-3天、第5-6天及第15-16天行头部CT检查了解血肿体积大小,并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血中谷氨酸浓度与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呈正的直线相关。经治疗后,所有病例谷氨酸水平迅速下降,在5-6天和8-9天以干预组下降速度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天内和15-16天两组谷氨酸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肿吸收在第15-16天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1-3天、第5-6天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5-6天、8-9天和15-1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酸可能参与了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脑损伤作用;七叶皂苷钠对ICH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包括降低血清中谷氨酸水平来完成的。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是初中生的必修科目之一。但是物理学科具有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的特点,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压强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知识点。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压强;教学方法  压强知识虽然在生活中的表象比较明显。但是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等概念仍然比较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为此,初中物理教师不仅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设置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新课标下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习,本就是要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来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知识,而小组合作的形式正好符合这一理念,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关键词:合作学习;化学实验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活动的单位,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义务教育阶段的化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教学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对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及动手能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实验教学得以更好开展,教师应当通过有效方式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从而保证实验教学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对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也越来越重要。在
摘要:在中学生物学中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中组织好学生先学,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同上,通过课堂中的当堂训练,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本文围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生物;先学后教;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性能力已经摆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而“先学后教、当堂
摘要:本文对2012-2016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试题进行了统计分析,探究试题的特点与规律,为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试题分析;学习策略  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高考中为了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及综合运用的能力,通常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作为重要的考查题材。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概念原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在逐渐发生改变,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不仅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源,还有助于学生对有关抽象课程的学习了解,对教学的影响十分深远。文章主要从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优势及实践运用进行分析,对思考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和需要发现重视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技术;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