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地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以常熟市辛庄镇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ng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趋势逐渐显现。苏南地区正处于快速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进程中。辛庄地区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以工业化带动小城镇发展,是苏南众多小城镇发展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辛庄地区的个案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整个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特点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辛庄镇土地利用结构的特征和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因两大部分。 土地利用特征研究首先总结辛庄镇社会经济转型的历史过程和城市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就镇域范围内的建设用地,把土地利用结构分解成三部分内容:一是土地利用结构的总体演变特征的分析。分析用地规模、构成比例、用地效益、增长速度上的变化。二是城镇土地利用形态上的变化。包括总体用地形态和农村居民点、工业的布局形态。三是用地功能上的分析,分为生产、居住、商业及公共设施三个方面。 第二部分是土地利用变化原因的剖析,主要从发展的价值导向、土地制度方面、规划管理和建设三个层面展开。 文章最后做出总结。认为政府主导下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小城镇用地快速扩张的根本原因。工业主导用地扩张,土地透支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制约因素。小城镇用地布局上呈现沿大城市对外交通走廊轴向集中与镇域内整体分散并存的特点。土地产权的分散和流转机制不完善是小城镇用地集中难的主要障碍。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加,户外运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徒步作为一种最为常见和被普遍推广的户外运动项目,得到了广大人群的青睐。受时间、金钱、出行难等影响,人们并不能总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元素,它的形成及发展与其所在地域的文化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特征。黑龙江地处中国传统文化的边缘地
本文的出发点在于,设计构思的抽象思维载体——板型要素,与材料、空间、建造三者的关系。剖析作为抽象意识要素存在的板型要素从自身的物化过程到实现其真实空间意图所经历的演
在科技力量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医疗水平的高低也逐渐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先进程度的标志之一。所以,各国在医疗技术这一尖端领域的开发上都投入了相当可观的精力与财力。在建筑上
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的都市”和工业化生产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心理调适和精神缓解是减少矛盾与冲突发生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代公共建筑的室内公共空间环境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
在经济、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受到普遍关注的“全球问题”。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住宅也从福利分配转向货币分配,并且成为一个独立的产
学位
近年来,采用打造城市湿地公园的方式对城市范围内湿地资源进行保护的手段得到广泛的推崇。目前,流经曲靖市麒麟区的潇湘江与白石江水环境受到城市各类污染的挑战,水质持续恶化,周
学位
浙江省山川秀丽,地灵人杰,自1982年建立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08年底,已有1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约4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市(县)级风景名胜区120余处,风
当今计算机网络时代中,“快”和“新”已深入各行各业,创新是当代各个领域十分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求异”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内核,求异思维方法是指导创新的重要手段,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