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铁隧道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ao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盾构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技术以其安全、高效、环保及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层条件和掘进参数的不断变化,使得实际掘进过程中盾构机的支护力不是完全满足开挖面平衡的要求。所以为确保开挖面的稳定性及施工对周围土体较小的影响,需要研究支护力的变化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对地层、地表变形的影响,进而确定确保开挖面稳定的极限支护力,并对实际工程提供借鉴意义。本文依托西安地铁项目,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模拟,研究了支护力不足及过大时开挖面的失稳模式,开挖面周围土体塑性区开展以及地层、地表变形特性,并对在支护力不足情况下影响开挖面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如隧道埋深、隧道直径、地层的强度参数c、φ进行影响性分析,给出规律性结论。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阐述了土压式盾构法施工的主要技术环节,确定了本文研究的技术环节为开挖面支护力的控制。阐述了盾构施工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确定了本文数值模拟输出的主要结果。阐述了盾构开挖过程中前方土体的三种应力状态,分析了支护力的大小与土体应力状态的对应关系。阐述了支护压力的设置原则,确定了数值模式时,在不考虑推进阻力和地下水压力时,开挖面支护压力的计算公式。(2)对比常用的土体强度准则,选择较为常用且合理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设计了合理的开挖面稳定性模拟方案,分为地应力平衡,开挖区应力释放,开挖土体及拼装管片,改变开挖面支护压力四个分析步。(3)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依托西安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岩土勘察报告,选取合理的地层及管片参数,建立黄土地层下的半空间三维隧道模型。分别模拟当支护压力不足和过大时,开挖面的失稳模式,周围土体的应力及变形规律,塑性区发展规律以及地层、地表的变形规律。并给出本文开挖面最小极限支护压力的判别标准。(4)在黄土地层条件下,在支护力不足情况下,选取对开挖面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即隧道的埋深、直径、土体的c、φ进行影响性分析,研究极限支护压力比随上述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研究在极限支护压力作用下,开挖面变形、开挖面塑性区开展、地层及地表沉降随上述参数的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针对要求供电网络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利用潮流计算来定量的分析比较供电方案和运行方式的合理性。潮流分析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硬件
铁皮石斛组培苗接种6个真菌菌株,培养60 d后,接菌苗的平均鲜重增长率均高于对照,其中接种GS222、GDB162、GDB254、MLX102菌株的苗平均鲜重增长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α=0.01),
图像特征匹配已成为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其首要任务是从待匹配的图像中提取含有图像特征的特征点并进行描述,通过建立原图像和待匹配图像的特征点集之间
麻黄中非对映异构体l-麻黄碱(l-ephedrinc)和d-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c)的分离定量方法有气相色谱法、高速液相色谱法、<sup>13</sup>C-NMR法。这些方法因设备先进,不易推广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一股独大现象,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代理问题已经由第一类代理问题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两者间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大股东凭借其控制权来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掏空行为难以杜绝且呈现复杂化隐秘化趋势,该行为不仅侵占了中小股东权益,危害上市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还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应对和治理己成为相关监管部门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控制权私
肽组学是对器官、组织、体液或细胞中的低分子量蛋白质组(即“肽组”)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代谢组学则是对生物样本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肽组学和代谢组学对
我国学者虽然对环境权的探讨已有20多年,但彼此之间的争论却从未停息过。传统观点一般认为环境权不具有法律权利的特征,不能被给予权利救济。其实,环境权不仅是一项法律权利,
“教师成为研究者”既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SRUHSC)组合结构具有优良的承载能力和抗震延性,满足了现代建筑“高强低耗”的发展需求。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1178078):基于延性的型钢超高
自上个世纪中后期有国外学者提出并界定“职业高原”后,这一现象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也涌现出了许多对职业高原内涵、结构、影响因素等的研究,而在国内,职业高原尚是比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