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正式启动至今只有二年时间,研究作为第一只房地产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以下简称“建元”)和第一只不良贷款支持证券--东元2006-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以下简称“东元”)基于不同信用风险的定价机理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文根据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参考国际上成熟的资产支持证券定价模型和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研究构建了基于不同信用风险的银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综合定价模型,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提出了修正方案。
综合定价模型主要参考了资产支持证券定价中的静态现金流收益率分析法和期权调整利差模型,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中的CreditMetrics模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具体分析上,综合定价模型的构建区别了两只资产支持证券“建元”和“东元”不同的债券类型,分别采用了平均基础利率法、情景分析与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定价检验,分析过程中主要引用了标准普尔公司对全球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积累的信用级别变迁数据,对定价检验数据做出了基于信用风险的定价合理性评估。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认为资产支持证券具有信用产品特征,必须结合考虑信用风险对其定价的影响,并在利用现有的数据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用风险的银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综合定价模型,作为一般模型为银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提供了科学定价依据,有利于培育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价格形成和反馈机制,鼓励机构投资者进行主动的信用风险管理,提高机构投资者的自主定价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合理收益率曲线的形成,提高交易活跃度,增强市场流动性,为今后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市场交易主体和交易品种的扩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