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波德莱尔作品的解读来阐明其体验方式在本真个体性、瞬时碎片性、审丑独特性等意义上体现了审美现代性品质,这种品质又集中表现在他别具方式的精神和感受性的理想、行为和思考的姿态——浪荡子形象上来。探讨这个集背弃流浪者、隐身观望者、忧郁孤独者、超绝歌唱者于一身的形象的精神气质对于面对日常生活中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面对世俗主义甚至庸俗主义的人们在孤苦忧郁、理性麻木、虚无无助等精神层面有着怎样的救赎意义。在技术所构造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逐渐丧失“感性的现实深度”,堕入无限度的抽象与浅薄,只能以各种频繁强烈而贫乏苍白的刺激去暂时填充心灵持久的空虚。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速膨胀残忍地撕裂了人与自然的那种和谐的依存关系,消解了人本身整体性的超脱的田园牧歌般的诗意。审美越来越远离质朴和本真、心灵和情感,人们不再去寻找和幻想久违的精神家园。波德莱尔对现代生存的沉沦境遇感悟是深刻,但他并不绝望,也不逃避;对于生存,他怀着超绝的意志,但不并归于对现实的背弃;他的叙述开始于这个商业时代,但并不顺应这个时代,也不简单地反叛,而把文学和人生作为一种可能,这种重新开启人的可能,就是拯救,就是穿越时空跟我们对话的波德莱尔在当下的存在意义,本论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