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分权是分税制的核心内容,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税收制度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税制体系框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制度的建立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国内外形势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提高,现行分税制体系的制度优势正在逐渐削弱,在实践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在税收立法权、税收收益权和税收征管权等方面的问题还较为突出,现有的税收分权模式已经难以应对日益完善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所带来的挑战。税权在中央和地方之间不规范、不合理的划分,不仅造成了政府间事权和财权的不匹配,基层政府的财政困难还导致了地方政府取得收入行为的非规范化和越权管辖的动机,加剧了政府间税权的矛盾冲突。对此,本文在对有关税收分权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中国税收分权模式的体制变迁,根据对中国税收分权现状的描述性分析总结了中国税收分权制度的特点。然后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其他世界发达国家税收分权模式的特点的考察,总结出对中国税收分权改革的启示和借鉴。接着,在论述了税收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作为理论框架探讨了税收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并阐述了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国式税收分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接着运用2004-201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的税收分权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且税收分权与经济增长呈现"U"型关系,税收分权度最小值是2.383,并解释了中国税收分权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作用的原因。最后,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税收分权改革的总体思路,并从税收立法权、税收收益权和税收征管权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国税收分权制度的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