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义务教育中择校现象越发严重,一部分农村初中学生转入城市去上学,随之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这些学生转入城市学习后,他们的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比较低;另一方面他们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不太理想。如何提高初中生,尤其是农村转入城市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成为很多业内研究人士非常关注的话题。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在学校当中体验到被尊重,被认同的感觉,是学生在学校结构中重要程度的一种感受;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完成某一行为之前,一般要做一推测与判断,估计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完成某一行为之前,一般要做一推测与判断,估计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人际关系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关系,它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和探讨初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这三个变量各自的现实情况、所受影响因素以及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在对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怎样正确教育和引导初中学生正确处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在研究以上问题时,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共四所初中的352名中学生,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得出以下几种结论:1,我国初中学生对自己所属的中学基本满意。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在性别方面不存在差异;城镇学生学校归属感要高于农村的学生;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没有差异;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在年龄、年级上存在极其显著地差异,年龄越大,年级越高,归属感越强;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在是否独生子女、性格类型上不存在差异。2.城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普遍高于农村学生;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性格类型方面不存在差异;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年龄、年级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年龄越大,年级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家庭教养方式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作用,按照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冷漠型顺序依次降低。3.城镇学生人际关系好于农村转入城市中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各维度在年龄、年级、生源地、父母教养方式方面存在差异;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性格类型方面不存在差异。4.字校归属感对目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人际关系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校归属感对人际关系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