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的非滞育品系是研究滞育分子机制及滞育遗传的重要工具,了解非滞育品系生物学特性是将其用于滞育规律研究的基础。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害虫,以成虫钻土进入夏季滞育和冬季滞育。大猿叶虫江西修水种群在高于20°C时由长光照诱导进入滞育,为滞育品系。本实验室获得1个大猿叶虫非滞育品系,该非滞育品系在高于20°C时无论何种光周期均不进入滞育,在低于20°C时仍能被低温诱导进入滞育。本研究比较了大猿叶虫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的生活史特性和滞育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大猿叶虫非滞育品系的生活史参数大猿叶虫非滞育品系的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蛹和成虫的鲜重与干重、交配率、交配次数、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显著低于滞育品系,而未成熟阶段发育历期显著长于滞育品系。非滞育品系的雌成虫无论与何种品系的雄虫交配后,其雌虫寿命、产卵量、卵孵化率均显著低于滞育品系雌成虫;交配次数与非滞育品系雌虫寿命、产卵量正相关,与滞育品系产卵量、卵孵化率正相关。结果表明大猿叶虫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生殖适应性差异与雌虫有关,交配次数影响了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的生殖适应性。2、大猿叶虫非滞育品系的滞育特性20°C全暗条件诱导获得大猿叶虫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的滞育个体,在自然条件下滞育解除。非滞育品系的滞育持续期显著短于滞育品系,滞育解除时间早于滞育品系。在全暗温度分别为18°C、20°C、22°C、24°C、26°C条件下测定大猿叶虫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及其滞育解除子代的温度反应,滞育品系滞育率随温度升高逐渐下降;非滞育品系在18°C和20°C几乎所有个体进入滞育,但在22°C-26°C,仅5.71%-0.58%的个体滞育。在22°C光周期分别为LD 8:16 h、LD 10:14 h、LD 12:12h、LD 14:10 h、LD 16:8 h的条件下测定大猿叶虫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及滞育解除子代的光周期反应,滞育品系的滞育率随光照时间增长逐渐上升;非滞育品系在22°C无明显光周期反应,极少数个体进入滞育。表明大猿叶虫非滞育品系滞育强度低于滞育品系,非滞育品系仍具有一定的温度反应,且非滞育特性可稳定遗传。本研究明确了大猿叶虫非滞育品系的生活史特性和滞育特性,表明大猿叶虫非滞育品系是研究光周期诱导滞育分子调控机制的良好材料,为进一步探索滞育遗传和分子机制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