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控制上市公司双重委托代理与企业价值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o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族控制上市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向来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其衍生的双重委托代理冲突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也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一是在前人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家族控制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双重代理冲突、形成路径、表现形式,并通过实证分析提供关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特征的经验证据;二是从公司治理理论出发,研究家族作为终极控制人时,双重代理冲突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价值模型。  首先,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股东与经理人以及大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关系,考察家族控制上市公司双重代理冲突对企业价值的综合影响。从代理成本角度来推演家族控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变迁的路径以及公司价值的相应变化,赋予代理成本理论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领域。  其中,通过分析家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价值来衡量家族股东与经理人第Ⅰ重代理冲突;通过分析家族控制采用金字塔控股结构的动机与条件来论证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带来的家族控制性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的第Ⅱ重代理冲突。  最后,本文选择中国2012年沪深市场中438家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了终极所有权、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度、高管薪酬比例、总经理持股比例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以托宾 Q值为指标的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控制类变量包括公司规模、控制权延续时间。  结果表明:(1)家族控制上市公司采用金字塔持股结构可以有效实现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偏离,其偏离度越大,越有利于控制性股东实施隧道行为侵占外部中小股东利益。(2)家族上市公司经理人激励与公司价值具有双面影响。(3)家族控制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与公司价值负相关,表明随着家族拥有的终极所有权的增加,其终极股东有动机为实现其私人收益而偏离最优投资决策投资从而降低企业价值。(4)随着家族控制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大,家族管理资源禀赋将会对其公司价值增长带来限制。
其他文献
2013年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止至2013年6月底,全国地方性政府债务达到17.89万亿,远远超过了中央政府的债务规模,这份报告充分披露了目前全国各地政府的债务情
我国从2009年开始,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快速扩大,信用风险逐渐累积,并成为了地方融资平台最突出的风险隐患。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地方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以加强信用风险管
进入“十三五”规划时期,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预计在2020年把能源消耗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内。目前江西省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经济的较快增长依
盈余质量能够真实反映公司的盈余内涵和经营状况,并影响着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公司的投资价值,因而判断出盈余质量对我国上市公司估值以及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将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
长期以来,标准化大力推动着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进程,在全球经贸发展中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及新型工业化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在国际标准制定中掌握着话语权,它们极力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