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简·爱与林黛玉命运差异性对比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sxw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洛特·勃朗特是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简爱》被公认为是她的代表作。自从《简爱》1930年传入中国以来就一直是许多国内评论家评论的热门话题。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红楼梦》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简爱》和《红楼梦》是在不同国家并峙于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两座里程碑式的文学高峰。简·爱和林黛玉是两部小说中作者细心雕琢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温柔善良,自立自强。许多读者被她们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深深打动。关于简·爱和林黛玉不同的命运有许多评论,有人说简·爱的命运是“真与善的统一”[1];一些人认为林黛玉的死是“一种美得最终毁灭”,或“一种为爱情而生而死的爱情至上者的必然结局。”[1]简·爱和林黛玉这两个女性长期以来备受许多文学评论家的青睐,成为中外文学评论界不变的话题。但是这些评论都是从社会和文化角度进行。很少有人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两个人物的不同命运。  本文利用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从社会,经济和文化角度分析造成二人不同命运的深层次原因。  第一部分为简介部分,简单介绍了本篇论文的写作目的;夏洛特·勃朗特,曹雪芹和二人的代表作《简爱》和《红楼梦》,以及两部作品目前的研究状况。  第一章为理论基础部分,阐述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与本文相关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经济、文化的观点,为从社会,经济,文化角度分析简·爱和林黛玉的不同命运打好理论基础。  第二章比较简·爱和林黛玉二者所处的背景,其中包括社会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比较。  第三章开始是全文的重点部分。第三章详细阐述了社会因素对简·爱和林黛玉社会地位和性格的影响。  第四章详细阐述了经济因素对简·爱和林黛玉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经济状况对二者童年的影响;二是经济状况对二者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三是经济状况对二者爱情的影响。  第五章详细阐述了文化因素对简·爱和林黛玉的影响。同样分为三个部分:一为文化对简·爱和林黛玉性格的影响;二为文化对简·爱和林黛玉表达爱情方式的影响;三为文化对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影响。  最后概括全文得出结论。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