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柴胡新品种川北柴1号的生物学性状及四川栽培区生长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胡(Radix Bupleuri)为我国的常用大宗药材。该药材常同其他药物结合治疗感冒发热、寒热虚劳发热等症。因为其重要的药用价值,柴胡需求量急剧增加。因此,迫切需要探索高产高效的柴胡新品种及繁殖模式,以保障柴胡大面积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本研究以农家栽培柴胡竹叶柴胡和柴胡新品种川红柴1号为对照,分析了柴胡新品种川北柴1号的生长发育特性、生理指标、活性成分及四川主要栽培区的差异,为川北柴1号品种规范化种植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川北柴1号的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形指数、千粒重均与两个对照有差异并且最优,竹叶柴胡次之,川红柴1号最低。并得出回归方程如下:y= 1.3 28 + 9.882x1-1 3.967x2-0.577x3(F = 5.048,P = 0.00 8)其中y为千粒重,X1为种子长,x2为种子宽,X3为种形指数。(2)在不同生长期,川北柴1号的遗传参数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较小,植株整齐一致,个体差异小,遗传性状优良稳定。同时川北柴1号植株的根产量和种子产量均优于竹叶柴胡及川红柴1号,且其药材性状与质量较为均一。(3)川北柴1号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与对照之间存在着差异,其叶绿素a含量及根系活力最佳,分别比竹叶柴胡高 68.48%、40.88%,比川红柴 1 号高 33.62%、10.5%。(4)川北柴1号的活性成分含量与两个对照存在差异并具有显著优势。川北柴1号的活性成分含量整体上比竹叶柴胡、川红柴1号高,其总皂苷、总黄酮、多糖和Mg元素平均值分别比竹叶柴胡高7.73%、35.56%、16.28%和9.25%,分别比川红柴1号高137.28%、64.87%、27.7%和28.93%。不同部位间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柴胡根中皂苷、糖类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整体上高于茎叶中,而柴胡茎叶中的黄酮类成分含量高于根中含量。川北柴1号根中总皂苷、多糖及Mg元素含量分别是茎叶中含量的3.44倍、1.37倍及1.49倍;茎叶中总黄酮含量是根中含量的3.15倍。(5)川北柴1号在四川几个主要栽培区的综合表现优于竹叶柴和川红柴1号,其主根长、主根直径、根体积、根鲜重、根干重、总皂苷、皂苷a、皂苷d分别比竹叶柴胡提高30.14%、3.55%、3.82%、11.76%、10.16%、5.03%、16.67%、38.57%、28.96%,相应指标分别比川红柴1号提高10.75%、69.23%、91.09%、88.99%、159.83%、117.24%、67.24%、47.5%。与此同时,四川几个主要栽培区中,青川产柴胡产量及有效成分均表现优良,青川产柴胡根干重分别比旺苍、安州及涪城生产柴胡高9.26%、22.92%和33.11%,其总皂苷、皂苷a、皂苷d和总黄酮含量含分别比旺苍高23.02%、31.25%、3.7%、25.45%,比涪城高 26.12%、40.1%、33.33%、13.11%,比安州高 30.7%、90.91%、33.33%、3 5.29%。
其他文献
针对变制冷剂流量(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VRF)空调系统中过热度、制冷量及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等参数的不稳定现象,利用R32变流量制冷循环实验台,
从粮食作为人类主要食品的角度,为了更好地维护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提升我国粮食储藏科技水平,提出了储粮科技领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并具体地结合我国粮食储藏科技的实际,从理论
本文回顾了黑龙江省粮食物流运作模式,分析了黑龙江省现行粮食物流运作模式的运行环境,提出现行粮食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应该以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为方向。粮食物流具有较高的物
新课程赋予教师重新开发课程的权利和义务,郭仁贵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为三个模块:“寻找新路、中国特色、和平崛起”。下面,我们随着郭老师这节课的进程
设计了基于TOPSwitchII系列芯片二次开发的开关电源专用集成电路。并给出了反激式开关电源的电路设计,反馈环节设计、低压差线性集成稳压器设计及软件特性、硬件特性。以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