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微重力效应反应器的研制及对螺旋藻培养的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根据螺旋藻的生长特性,结合各种比较成熟的回转器和光生物反应器类型,根据其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设计了一模拟微重力效应反应器,容积为400mL,高径比H/D=2,相应尺寸为H=12.8cm,D=6.4cm,玻璃材料厚度为5mm,培养容器绕着水平轴旋转。介绍了在微生物培养基及工艺条件中经常采用的优化方法-响应曲面法(RSM),并选取此法对螺旋藻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验证所设计的反应器是否适合螺旋藻的生长,能否提高螺旋藻的培养产率。 反应器的验证实验包括光合自养法和混合营养法培养螺旋藻。采用光合自养法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藻体生长的几个主要因子,即转速(A)、培养时间(B)和光照强度(C)进行最佳水平优化,并得到以藻体干重(DW)为响应值,转速、培养时间和光照强度为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 DW=-1.62+0.084A+0.18B+6.732E-004C+5.750E-003AB-7.500E-07AC+2.125E-005BC-6.164E-003A2-0.015B2-1.256E-007C2对该模型求导,当转速、培养时间和光照强度取最佳水平时,即转速11rpm,培养时间10d和光照强度35001x,藻体干重最大预测值为1.02g/L,模型验证实验证明该模型有很好的实际指导意义。 在最优反应器操作参数下,对螺旋藻进行混合营养培养。实验选取了对螺旋藻有显著影响的2种成分进行培养研究,即抗氧化剂Na2S2O3和有机底物葡萄糖。得到当分别单独添加Na2S2O3和葡萄糖时,藻体干重最大时的Na2S2O3和葡萄糖最佳浓度分别为1.0g/L和2.0g/L。通过实验验证:当同时添加Na2S2O3和葡萄糖时,其最佳的浓度仍分别为1.0g/L和2.0g/L,培养9d时藻体干重可达1.39g/L,是大规模培养的2.78倍,可以看出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藻体干重的提高。 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反应器非常适合螺旋藻的生长,且能明显提高其培养产率。从而为探索螺旋藻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理论数据和实验数据。
其他文献
制革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复鞣和染色工序中所使用的以芳香族结构为主的有机鞣剂和染料,具有色度高、生物降解性能差的特点,对环境危害大。现有的制革废水处理工艺主要依靠厌氧发酵形成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再由活性污泥吸附去除有机鞣剂和染料,除了易产生如芳香胺等高生物危险的降解产物外,还将导致后期制革污泥的治理难度增大。相较之下,白腐菌能高效开环降解广泛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单独治理复鞣染色废水具有极好
现代制造业对检测技术提出了高精、高效等要求,计算机视觉规避了传统检测的不准确性和特殊检测的不便性,凭借其在检测中的实时性、非接触检测等特点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
在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保障体系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商业医疗保险在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由于政策供给的短缺,因此很难满足当下社会发展要求.因此通过将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保障
一、做到“脑中有图”  人类的未来在海洋。从高二选修《海洋地理》课程后,便开始接触大量涉及海洋的知识(海、海峡、半岛、群岛等)。由于自己高一对世界地图接触较少,前期基础偏弱,因此,初始学习时非常困难,但只有清晰地知道地理事物“在哪里”,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具体学习,于是通过利用课余时间翻阅世界地图来加强空间定位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地理参考图都只是针对单一地理要素进行绘制,如“世界洋流图”
期刊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ISG速度多段耦合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物理仿真及综合换挡控制策略研究》(项目编号:51075411)为依托,搭建人机交互的人-车-路闭环仿真系统,研究硬件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为旅游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也就成为必须
市政道路工程主要是填方路基和挖方路基的施工,只有路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才能确保道路交付使用的使用寿命,某些软土地区需要复合路基进行处理来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
医保档案管理活动关乎参保人员利益、关系到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现阶段,我国基层医保档案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为管理流程不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管理信息化
传统的预测方式公元79年古罗马的维苏威火山爆发,毁灭了庞贝和赫库拉宁两座城市,数万名来不及逃离的民众被活埋在火山灰烬里。目前维苏威火山仍在活动,在它西边不到10公里处就是
Mg-Li合金作为世界上密度最小的的结构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备受关注。镁合金板材在汽车,航天及3C数码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对其轧制工艺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