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对农民参保意识的影响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890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老问题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政府为之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政府的这种关注主要投向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十年间,针对农民的养老制度几乎没有。从1992年开始,政府陆续出台针对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制度供求的不均衡以及在制度设计上的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情况不甚理想,经历了多次变迁,对农民的参保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将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分为老农保(1992—2002)和新农保(2002-2014)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实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都是由中央部委出台的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制度。四川省顺庆区在国家大政策环境下,切实执行制度的基础上,作了小范围的制度探索。如老农保、新农保制度除了在部分细节上有别于国家层面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了中农保制度(2008—2011)。顺庆区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经历了老农保、中农保、新农保三个阶段。在三种制度的更替中,农民的参保意识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从消极影响上看,制度变迁对顺庆农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失去信任;二是农民只愿选择最低档次、断保情况严重;三是选择参加职工社保的转保人数增多;四是农民对制度不了解。根据农民消极影响的表现,从制度不稳定、制度制定方法不科学、制度内容设计不合理、制度推行方式不完善、政府行使参与职能不足五个方面揭示消极影响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其次,从积极影响上看,制度变迁对顺庆区农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免缴费人员参保积极带动子女参保,农民开始主动关注养老问题,新参保和提高档次的人数增多三个方面。通过分析得出:制度往更完备和科学的方向变迁、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民养老问题、制度变迁对农民的逆向激励作用是积极影响产生的原因,并从原因方面阐述积极影响的产生过程。最终得出结论: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越稳定、政府行使参与职能越充分、制度制定方法越科学、制度内容设计越合理、制度推行方式越完善,农民就越愿意相信制度而选择高档次参保。最后,从制度层面提出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的建议:一是以立法形式确立制度形式;二是加大政府参与力度;三是提高农民对制度的认知和信任度。
其他文献
<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能否肩负起时代重托,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幼儿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
中外法律思想史上,法律与道德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热点。作为近代新自然法学家的代表,富勒的法伦理思想有顺应历史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可借鉴之处。它继承了传统自然法一贯秉持的
CO2排放对于世界气候的影响是新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各国经济总是要发展的。要求所有国家碳排放总量较少是不合理的,也是根本做不到的。但是要求所有的国家(重
辽宁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辽宁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寒冷的气候条件和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相互融合而成的独特文化,产生了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建筑造
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旅游消费结构中,旅游购物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在旅游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购物收入一般占旅游业总收入的40%以上,即使在旅游业发展中国家,旅游购物收入的
针对机床进给伺服系统定位精度预测的难点,分析了进给伺服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定位误差增长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定位误差预测的方法。在Adams中建立进给伺服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得
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及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农民工这一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农民工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偏低,缺乏
本文结合既往众多医家学者对药物品种考证、药效毒理等方面的探索研讨,从中药配伍增效减毒、中药配伍的有效性及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探讨了药物代谢酶在中药配伍研
对黑腐酸生物有机肥在小麦生产上进行了田间施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处理C的小麦群体生长势和土壤环境优于处理B和A;在高肥力土壤上,处理C(底施化肥和黑腐酸生物有机肥)的平均
利用呼伦贝尔沙地及周边区域2007-2017年生长期遥感和气象数据,结合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对区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及气候因素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