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汉语热不断升温,而中国的语言环境是普通话与方言共存,这就使得方言的了解显得必要,因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方言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陕西关中地区。首先,文章分析了当前方言环境下汉语学习的现状。其次,通过对文学著作《白鹿原》中的陕西关中方言中的服饰、饮食、居住、交通、日用器具等物质文化词汇的研究,总结了陕西关中方言行成的原因,反映出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相互关系。最后就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将方言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做了初步的探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通过对陕西关中方言词汇的解析,总结出了陕西关中方言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受地理环境、经济形态、历史文化的影响,及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相互关系,即语言反映文化,文化丰富了语言,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地域文化促使了方言的形成。面对中国复杂的汉语环境,方言众多,研究指出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应结合地域语言实际,改进文化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在教材的编写、教师的培养、测试评估中都应因地制宜,创造出适合地区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方言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汉语学习者在一定阶段对方言的了解可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的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他们的高级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