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氟斑牙与钙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早已明确,但有研究发现,同一氟接触水平的人群中,其个体患病与否及患病程度存在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氟致机体损伤中起一定作用。目的:探讨高氟暴露区儿童氟斑牙遗传易感性与ER、VD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高氟暴露条件下基因-环境相互作用提供基础资料。对象与方法:1.调查点、调查对象的选取:在水氟监测基础上,选取河南省开封、通许两县作为调查点,两点各包括1个高氟区(水氟平均浓度>2.0mg/L)和1个对照区(水氟平均浓度<1.0mg/L)。高氟区与对照区的其他条件等均相似。整群抽取两地8~12岁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并排除影响钙磷代谢的因素后,对符合调查要求的237名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并据此分为3组:氟斑牙患者组、高氟区对照组、非病区对照组。全部对象均知情、同意。2.氟斑牙诊断:由口腔执业医师及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按Dean’s分级法诊断。3.标志物检测:原子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清钙;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及血清降钙素;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氟。4.基因多态性分析:利用PCR-RFLP技术。5.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2.0软件。主要方法有: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以a=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儿童氟斑牙的环境流行病学调查:高氟区氟斑牙患病率为51.7%。氟斑牙患者组的年龄大于高氟区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儿童氟斑牙与E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1) ER RsaⅠ等位基因频率在高氟区患者组与非患者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821,95% CI:1.013-3.274)。(2) ER PvuⅡ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在尿氟超标的氟斑牙患者组和高氟区对照组儿童中,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35,95%CI:0.305-0.941)。(4) ER RsaⅠ、ER PvuⅡ、ER XbaⅠ多态性在不同性别氟斑牙患者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儿童氟斑牙与VD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VDR FokⅠ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基因型在不同性别氟斑牙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儿童氟斑牙与高氟区儿童ER RsaⅠ多态性可能有相关性。与携带有野生r等位基因的儿童相比,携带有突变R等位基因的儿童患氟斑牙的危险性更高。2.在尿氟超标的儿童中,携带ER XbaⅠ位点X等位基因可能降低氟斑牙发生的危险性。3.儿童氟斑牙与高氟区儿童ER PvuⅡ、VDR FokⅠ多态性可能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