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立了学校体育的重要地位。学校体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最主要途径之一。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2001年9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试行。2005年起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全国各地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的起动。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国有着重要的指导和辐射作用。对北京周边地区中学体育教学情况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对于《标准》的实践检验和本地区的体育教学均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系统分析法等方法,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十所初中的1206名学生,36名体育教师为样本,从新课程标准实施现状、体育教师现状、学生体育学习现状、体育教学现状、场地器材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中实施《标准》过程中体育学习现状与问题1.1大部分学生对体育和体育课很感兴趣,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上怕苦、怕累,不愿意受到教师的约束等原因而使体育与健康课开展存在困难。1.2学生在喜爱的体育项目上个体差异性较大,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比较喜欢幽默、知识渊博型的体育教师形象。2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中实施《标准》过程中体育教师现状与问题2.1体育教师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轻教师的比例如果能够再适当加大,增加后备力量,会让教师队伍更加具有后劲和活力。2.2体育教师的整体学历较高,符合并高于国家关于教师学历要求,但整体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开展得并不令人十分满意。2.3从对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存在对工作现状不满意的现象。3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中实施《标准》过程中体育教学开展现状与问题3.1在体育教学上依然存在占用体育课的现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基本能够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但存在一些结构性缺乏的现象。3.2部分体育教师对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日标的认识还存在偏差;体育教学组织和方法有了一定改进,但仍以传统教学为主,组织形式过于单一。3.3教师有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意识,比较注重体育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但效果一般,开发利用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3.4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实施上,评价内容和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但在实际操作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困扰,不够深入和完善;对教师体育教学的评价比较注重教学能力的评价,而对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的评价没有给予重视。3.5影响《标准》实施的因素调查显示:体育课的地位不高、《标准》自身的缺陷、培训问题、不同学术观点、场地器材投入不足是影响《标准》实施几个重要因素。4本文分析得出相应的对策如下:4.1根据《标准》要求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4.2教学中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4.3充实和稳定体育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评价体系。4.4加强教师培训与交流工作,建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培训机构,使教师更新观念,切实落实《标准》。4.5根据《标准》要求进一步开发课程内容资源,形成学校体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