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成果已经成为当今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为大学的办学效果提供了依据。然而对于高职生学习成果包含的评价项目指标不是很具体明确,难以量化操作,社会用人单位作为重要的评价方,在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过程中很少参与,所以高职生学习成果的社会评价研究可以丰富高职生的评价理论,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对社会用人单位明确所需人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果社会评价的指标研究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现状和差异研究。论文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果社会评价的指标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不同学者和学术机构对学生学习成果维度的研究,明确学生学习成果所包括的指标方向,为本研究进一步开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对110位高职生进入的社会用人单位成员进行指标问卷调查,通过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果社会评价的量表,即包含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与道德四个维度。然后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第二,高职生学习成果社会评价现状分析。首先,用描述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总体现状。然后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描述分析的方法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社会评价的差异研究,得出两个结论,即不同规模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基本上呈现出规模越大,要求越高的趋势;民营企业/个体和中外合资/外资对学生的要求变动最大,政府机构/科研单位和非政府或非盈利组织对学生的要求变动最低;最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高职生学习成果社会评价与学校评价的差异,得出:在学科前沿性科学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技能和应用三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