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水工程中调蓄工程群水量联动机制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iyongji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时空上的分布不均,造成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此我国修建了多项调水工程。调水工程可以解决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也改变了受水区的水情,打破了原有的水源系统平衡,并形成外来水与水库、湖泊、河流等当地水源水并存共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水源格局。因此,探寻调水工程中调蓄工程群的联动影响关系,对提升调水效率、降低调水成本等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以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山东段为研究区域,根据沿线河渠湖库的分布特点及调蓄能力,建立了鲁南和鲁北受水区一维河网和二维湖库的耦合模型,并对耦合模型进了率定和验证。利用该模型对鲁南和鲁北受水区的规划调水方案进行了模拟研究,揭示规划调水方案各调蓄工程的水位水量变化过程和相互影响关系,阐明各调蓄工程的动态蓄水水位、蓄水量等。研究表明,调蓄工程的调蓄能力满足规划调水方案要求、分水口分水量和供水流量过程满足用户用水要求,但在鲁南受水区的规划调水方案中存在调水效率低且输水成本高、泵站站下水位过低、湖泊调蓄能力仍有利用空间等问题。  为解决鲁南受水区规划调水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通过缩短泵站运行时间、延后泵站开启时间和充分利用湖泊调蓄能力等方法对规划调水方案进行了优化,提出了鲁南受水区优化调水方案并通过耦合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所提出的优化调水方案中鲁南受水区各泵站的运行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了调水效率且减少了调水成本;各泵站站下水位最小值均未低于其相应的最低运行水位,满足泵站的设计和运行安全要求;南四湖在调水期达到了其最高蓄水位,其调蓄能力得到了充分利用。优化调水方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度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水稻是一种典型的硅积累型植物,其旺盛生长和高产能力对硅的需求量很大。硅元素对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缓解真菌感染和虫害,减轻其它非生物胁迫,提高光截获能力
基于2013年重庆市流入人口的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城市融入背景下流动人口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的消费行为有着较强的约束;
拱坝的变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变形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高度非线性的映射关系。传统方法只能近似地描述变形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而整体分析建模和模糊神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