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畜共患病可以使人类和人类豢养的畜禽共同患病,常见的人畜共患病种类有几十种,其中在我国近些年比较受关注的是布鲁氏菌病和H7N9禽流感.这两种疾病在我国的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给经济和民生带来极大威胁,急需利用统计软件和数学工具对其传播机制和流行规律进行评估和预测.GIS和空间分析技术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能够对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数据进行深加工和分析,获取新的信息,解释事物更内在的规律.目前GIS和空间分析技术在传染病方面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可以探索疾病的高危地区、分布特征、流行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等.在本文中,主要借助GIS软件Arcgis10.2,应用方向分布、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布鲁氏菌病和华中、华南、华东地区12个省份的H7N9型禽流感进行研究.H7N9禽流感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多种禽类均可被其感染,在家禽中鸡被感染的可能性最大,鹅和鸭次之.人感染H7N9的主要原因是与活禽接触.首个H7N9病例于2013年在我国上海出现,截止目前已有五波疫情的流行,尤其是在我国东部沿海以及东南沿海地区流行较为严重.为此,本文运用方向分布、趋势分析、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以及空间回归分析等,对2013.3-2017.4华中、华南、华东地区12个省份的人H7N9病例进行研究.通过绘制发病人数地理空间分布图,发现疫情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较为严重,且有扩散趋势.结合趋势分析结果也说明疾病在东部和南部地区流行比较严重.方向分布指明病例的分布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聚集性,并表现为“东北-西南”的分布模式.其次,五波流行中的Moran’s指数值都大于0,存在空间正相关,且是高值的聚集.局部空间自相关发现高发病热点区域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有江苏省的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浙江省的金华市、绍兴市、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以及上海市等.广东省、福建省的部分地区在第二、三流行季时也出现热点.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病例数和经纬度、农贸市场个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并随经度的升高和农贸市场个数的增多而增加,随纬度升高而减少.布鲁氏菌病由布氏杆菌所引起,能使人和多种动物共同患病.人类感染布病多是由于接触患病动物和食用受布氏菌污染的食品.在我国,28个省市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布病流行,尤其是在北部和西部的一些地区,疫情更为严重.山西省近年来对农业产业的政策有所调整,畜牧产业也在随之不断发展,导致布病疫情逐步扩大.鉴于此,本文应用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并结合动力学建模方法来研究山西省2005-2012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通过地理分布图揭示忻州、朔州、大同和晋中发病人数较多,而太原、晋城、阳泉发病数较少.总体趋势表现为从东到西下降、由南到北上升.全局空间分析发现八年中山西省布病分布都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呈现显著的聚集性,并且为高值的聚集.进一步局域型分析探测到高发病热点地区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的部分县区,有大同市的天镇县、阳高县、大同县;忻州市的繁峙县、神池县,朔州市的市辖区、应县;晋中市的太谷县、榆社县和祁县.此外,还建立了带有羊群调运迁移的斑块动力学模型,利用山西省2005-2012年人间布病病例数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预测了山西省布病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