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器乐创作中最重要、最庞大、应用最广泛的体裁之一,钢琴奏鸣曲自其产生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在古典主义时期贝多芬的创作中达到尽善尽美。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由于受当时社会思想的影响,核心十分注意个人主义,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在创作上不受任何束缚,并要求个性解放,注重个性的发展。在此时期,钢琴作品的创作中出现了众多新的体裁形势,如:无词歌、夜曲、即兴曲、前奏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等。古典主义时期,钢琴在钢琴作品创作中占主导地位的体裁形式--钢琴奏鸣曲,已逐渐不受重视。虽然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不再占有主导地位,但仍有众多的钢琴家及作曲家在这一领域仍然进行着创作,不断进行着各种尝试与摸索,同时也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突破,无论是在创作手法还是在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革新。此时期的钢琴奏鸣曲已被赋予了不同风格的浪漫气息,具有了新的活力。这一探索与创新,使这种传统的曲式结构形式和浪漫主义时期新的曲式结构形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结合,并对20世纪的钢琴奏鸣曲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一、文献研究法:全面的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谱例、音响资料,是本课题得以顺利完成的保障。二、归纳分析法:将所取得的资料归纳总结后从各角度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三、比较法:比较从三方面展开,(1)同一作曲家不同时期作品之间;(2)不同作曲家之间;(3)古典、浪漫、现代钢琴奏鸣曲之间。四、总结概括法:所分析比较所取得的结果中发现其差异,以此来研究钢琴奏鸣曲的发展脉络。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钢琴奏鸣曲的结构形态、曲式特征、调式调性、音乐风格、演奏特点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从整体上来把握钢琴奏鸣曲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发展脉络。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使我们认识、了解奏鸣曲从古典乐派到浪漫乐派的历史与衍变,具有基础性的学术指导意义。第一章主要阐述钢琴奏鸣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主要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形态、调式调性、音乐风格、演奏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第三章主要针对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奏鸣曲对20世纪钢琴奏鸣曲创作与演奏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