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从2005年到2018年十多年间,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资金总规模和资金运用余额均高速增长,到2018年保险资金总规模已达到18.33万亿,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也达到16.4万亿,资金运用增长率逐年增加,年均资金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2016年“偿二代”正式实施,与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相比,偿二代监管体系是以风险为导向,明确提出了定量、定性和市场约束机制的全新偿付能力监管三支柱,风险敏感度更高,要求产品定价、资金投资、投资策略制定等程序都考虑风险,这对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偿二代的资本约束下,保险公司需要不断优化大类资产配置,结合我国当前的寿险公司资产的配置结构和投资渠道,寿险公司资金的配置将受到何种影响?寿险公司的实际资金配置将发生何种变化?寿险公司如何实现资金投资运用的收益最大化?以及采取何种措施提高自身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的能力?本文的主要研究是在偿付能力二代约束的背景下,分析我国寿险公司的资金投资运用情况,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给出相关建议。本文实证上选取了五种资产(银行存款、企业债、国债、股票、基金和不动产)作量化模拟配置,在数据处理上假设国债为五年期,企业债为五年期并取AAA评级,对相应偿二代风险因子进行测算,得到权益价格风险、利率风险、利差风险、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和房地产价格风险最低资本占用,通过水晶球软件(crystal ball)模拟序列分布并估计出联合分布函数,后推导在险价值表达式和求取资产配置结构。本文研究发现:一、银行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在偿二代实施前后都占有最大比例,是寿险公司降低风险、保持偿付能力充足率、维持稳健经营的重要投资资产。其次,对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寿险公司可以对其一定比例采取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来降低最低资本需求,提高偿付能力。最后,伴随着近年来保险业的转型调整,保险业逐渐回归本源,负债端久期拉长,利率风险增加,保险资金配置受到的约束将越来越显著,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应增加对协议存款、铁道债、另类资产等长期限优质资产的投资,完善资产负债匹配,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二、与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相比,偿二代监管体系的风险敏感度更高,要求从产品定价至投资策略等程序都考虑风险,这对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一些高风险偏好中小型寿险公司,有助于推动其认真考量自身业务规模和风险水平,调整资产投资结构,对资产端的利率风险属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进而降低利差损风险,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三、保险公司可以适当拉长资产端久期和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占比,进而实现资产端与负债端的久期匹配、抵消负债端利率风险,降低最低资本要求,提高偿付能力水平。四、本文在偿二代监管条件下,建立在险价值模型,通过选取银行存款、国债等数据进行模拟,获得最优配置结构。并将配置结果与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的实际资产配置情况进行对比,有较好的契合度。针对上述结论,给出以下政策建议:(1)在保险市场推动方面,完善市场资产负债管理,加快推动长期限投资工具的创新;银保监会作为市场风险管理监管导向,促进引导保险市场的正向发展。(2)对于寿险公司个体而言,在偿二代等监管规则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积极创新开拓投资工具:积极引进寿险承保业务精算人才和投资领域专业人才。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本文在偿二代风险因子规定的基础上,分析偿二代的实施对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的影响,同时指出偿二代的实施在本质上可以强化寿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促进保险业务分类监管、促进偿付能力评估的标准化和促进寿险公司投资策略转变。同时,通过对国内保险行业及个别寿险公司相关数据的分析,指出我国寿险公司在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凸显了寿险公司资产负债久期不匹配的问题。第二,本文在研究寿险资金最优配置时,首次纳入了负债端变量,并在分析其对最低资本的影响时,运用了会计中的公允价值、摊余成本的计量方式。第三,模型数据的细节化处理:根据偿二代监管细则,通过相应的的假设,如最低资本占用上限、压力情景等对模型测算结构进行选取,制定。第四,实证部分对VaR模型的推导:在本文中对资产收益率序列利用水晶球软件(Crystal Ball)进行分布拟合,得出总收益率是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结论,然后通过推导对在险价值目标函数进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