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对骨机械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ayy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已被列为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六大疾病之一,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下降、骨微观结构退化,由此导致的高骨折风险及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负担。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的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松质骨结构,然而生物体内的松质骨孔隙是由骨髓填充的,且已有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髓含量增多、脂肪化明显。因而本课题将骨髓加入到骨的机械性能研究中,通过线弹性理论和流固耦合理论分别考量黄骨髓和红骨髓对骨机械性能的影响。鉴于生物力学实验的破坏性及不可重复性,课题采用仿真手段实现研究。课题旨在研究骨髓对骨机械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椎骨的CT图像得到了骨的基本结构信息,基于三维重构及有限元理论构建了椎骨模型,通过不同物理场的偏微分方程组实现了非破坏条件下的骨压缩仿真。基于线弹性材料理论,课题分析了黄骨髓对骨机械性能的影响:在相同加载条件下,课题比较了相同条件下有、无黄骨髓模型的应力结果,发现黄骨髓的存在很好地减小了骨组织形变。骨组织内部应力的增加与外界载荷的增大呈非线性关系,表明骨组织内部应力与其结构特征有关。另外,课题还发现黄骨髓对骨强度的增强作用随骨松质弹性模量的减小而增大。基于流固耦合理论,课题研究了红骨髓对骨机械性能的影响,发现红骨髓的流动会产生剪应力,这种应力增大了骨组织的形变而导致其更易折断。本课题验证了骨髓对骨机械性能存在影响,表明后续相关骨质疏松的研究应该保留骨髓结构,课题还发现相同条件下黄骨髓可以减小骨组织形变,红骨髓增大了骨组织形变,结合骨质疏松病理知识,骨质疏松患者黄骨髓比例增加可以减小骨折风险,极有可能是患者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本课题的研究对骨质疏松的研究、骨伤防护及人工骨材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精确位置信息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提供服务的基础条件之一,而影响系统定位精度除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网络拓扑、测量环境和测量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外,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为了支持大数据量的多媒体业务,必须在有限带宽信道上高速传输数据,由于无线信道传输媒质的不稳定性和噪声的不确定性,一般的纠错码很难达到较高要求的业务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太阳系的探索不再局限于月球及火星这些离地球较近的星体,人们开始对太阳系的其它星体进行探测活动。深空探测离不开深空通信的支持。在深空通
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支持高速率、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MIMO 技术和OFDM 技术相结合,作为B3G (Beyond 3G)物理层传输的系统架构,能够对抗衰落、适应高信道容量、高比特信息
目的:考察注射用前列地尔与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25℃条件下。观察配伍液在0~8 h内色谱峰面积变
视觉系统是人类感知外部信息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人类约70%的信息是依靠视觉进行感知的。视频信号所承载的信息具有直观、方便和形象的特点,所以视频的传输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
随着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不仅在理论上有很成熟的发展,而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符合当今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要求,符合当今企业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公共无线移动网络提供了大覆盖范围、低速率的无线数据通信手段,加上无线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