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地方戏的调查与研究——以山东淄博临淄区上河村鹧鸪戏为例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a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山东淄博临淄区上河村的村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概述了上河村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风俗,总结了上河村落文化变迁的特点。以上河村的独有剧种,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鹧鸪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开发上河村落文化。作者认为,上河村在其所处特定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特有的的村落文化现象。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速度的加快,上河村的传统文化也在承受着现代文明的冲击。“鹧鸪戏”在这样的环境中也面临着即将消亡的窘境。为了避免代表上河村落文化的“鹧鸪戏”消失,笔者认为应该找准上河村传统村落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契合点,在保留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和创新,顺应历史潮流,走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道路,使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蓬勃生机。  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主要内容为:  第一部分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立意、现状、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上河村的村落文化和历史变迁。  第三部分厘清鹧鸪戏的起源和历史沿革。  第四部分通过研究鹧鸪戏的唱词、唱腔、剧目、表演和伴奏阐述鹧鸪戏的艺术特征。  第五部分从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三方面阐述鹧鸪戏的价值意义。第六部分根据笔者田野调查搜集的资料描述鹧鸪戏的传承现状。  第七部分以村落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视野分析鹧鸪戏的现状对鹧鸪戏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其他文献
期刊
在中国戏曲艺术长廊里,以苏武为主人公的戏曲作品可谓蔚为大观。自戏曲艺术步入成熟阶段的金元时期至近现代各地方戏剧种涌现并成熟的时期出现了数以百计的“苏武戏”,这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