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特拉津(ATR)是一种常用的旱地除草剂,毒死蜱(CPF)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两者均属于环境激素,作为常用的农药对动物有较大的毒性。在阿特拉津和毒死蜱毒性的研究报道中,尚未发现与鲤早期发育的相关报道。在本试验中,以鲤(Cyprinus carpio L.)为供试生物,旨在探究阿特拉津、毒死蜱和阿特拉津-毒死蜱(A-C)混合药剂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鲤胚胎发育、生殖发育,及对FSH和LH mRNA性腺表达和不同生长期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丰富阿特拉津和毒死蜱毒理学资料提供依据,为渔业用水质量控制及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本试验结果如下:1当ATR和A-C混合制剂浓度高于50μg· L-1,CPF浓度高于25μg·L-1时,鲤胚胎至初孵仔鱼生长期的死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当浓度高于50μg·L-1时,ATR、CPF和A-C混合制剂对鲤胚胎至初孵仔鱼生长期的致畸效果显著(p<0.05)。2组织结构观察发现,对照组120 d和240 d精巢分别处于Ⅲ期初和Ⅳ期,处理组精巢体积较小,发育缓慢,其发育速度与处理浓度呈负相关;对照组120 d和240 d卵巢分处于Ⅱ++期和Ⅲ期,与同日龄的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发育程度较高,但解剖得到的卵巢体积较对照组小,其发育速度与处理浓度呈负相关。3与对照组相比,当ATR、CPF和A-C混合制剂浓度分别高于100、25、100μg·L-1,初孵仔鱼的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当浓度分别高于100、50、50μg·L-1,初孵仔鱼的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当浓度分别高于50、25、25μg·L-1,初孵仔鱼的G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鲤稚鱼染毒45 d检测得,当阿ATR、CPF和A-C混合制剂浓度分别高于100、50、50μg·L-1,稚鱼的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当浓度分别高于100、100、50μg · L-1,稚鱼的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当浓度分别高于100、50、100μg·L-1,稚鱼的G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15 d、30 d和45 d三次样品,稚鱼的SOD、CAT和GPx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5与对照组相比,当ATR、CPF和A-C混合制剂浓度分别高于100、58、56.5μg·L-1,鲤幼鱼性腺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当浓度分别高于214、58、5.65μg·L-1,鲤幼鱼性腺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当浓度分别高于214、5.80、5.65μg·L-1,鲤幼鱼性腺G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6与对照组相比,ATR、CPF、A-C处理组FSH mRNA雌雄性腺组织中平均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ATR、A-C、CPF处理组FSH基因表达水平依次递减;与对照组相比,ATR、CPF、A-C处理组LH mRNA雌雄性腺组织平均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5),且ATR、A-C、CPF处理组LH基因表达水平依次递减。综上所述,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对鲤胚胎发育具有致畸致死作用,并能作用于不同生长期,影响鲤体内组织抗氧化能力,具有氧化胁迫作用。在阿特拉津和毒死蜱的作用下鲤性腺组织中FSH表达被促进且LH mRNA表达被抑制,通过对性激素分泌的影响,进而促进雌鱼性腺的发育并抑制雄鱼性腺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