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级基金在2015年快速普及,其流动性、低门槛、带杠杆、低交易成本和能看空等特点集于一身,在国内二级市场受到追捧。但2015年A股大幅调整期间,B份额投资者损失惨重。笔者认为B份额带有杠杆,投资亏损难以避免,但由于制度不合理造成的异常亏损(异常亏损:B基金净值亏损幅度远高于母基金亏损幅度),完全可以通过基金管理人优化制度减少损失。分级基金是新鲜事物,国内鲜有研究资料,本文以141只分级基金最有代表性证券B为切入点。详细分析证券B如何在三个月不到时间从前复权16元跌到1元的过程,分析下折期间市场交易特点,展现证券B亏损过程全景。在研究证券B亏损过程中,笔者发现母基金净值自成立以来上涨81.93%,但B份额市价却下跌-24.55%。两者净值的差异就是异常亏损。近一步,笔者统计国内市场B份额2015年亏损、异常亏损情况;统计不定期折算情况,分析不定折算特点,以及分析未下折分级基金特点。笔者发现异常亏损普遍存在,而且与不定期折算高度相关。研究分级基金制度的缺陷,设计出更符合A股市场,能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分级基金产品迫在眉睫。随后分析B份额亏损和异常亏损的原因。从B份额的定价、杠杆和A份额看空期权三个因素出发,建立模型说明B份额的运作机制。应用证券B的实例数据,说明定价等三个因素可以解释证券B的亏损原因。但三个因素只是一把剑,不定期折算制度才是执剑人。本文寻找两组6个分级基金,用对照组唯一变量的方法,证明上折和下折差异会造成B份额收益差异,引起异常亏损。本文用逻辑推理、数据和模型等方法证明了最重要结论:不定期折算制度是B份额异常亏损的根本原因。其作用机制:上折降低安全垫,离下折更近;下折制度造成上涨和下跌杠杆不对称。B份额不能长期持有,这是第二个结论。针对现折算制度,笔者认为新折算制度的原则是“保留安全垫,减少不定期折算次数,规避极端下折折算率”。新制度包含提高下折阈值,动态上折阈值和提高上折的折后净值等三个具体方法。通过三组四次数据实验证明新折算制度可行。最后笔者结合研究过程和实验结果,提出新制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