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短缺,除在源头上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外,更重视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因此,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排放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虽然目前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发展迅速,资金投入日益加大,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维护,后续调试与改善不及时等原因,造成运行中的,特别是运行多年的污水厂,大多存在着如处理效率下降、运行管理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本文以某运行中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考查其运行状况。通过连续监测水质情况,并进行相应分析,排查出该污水处理厂主要存在三项问题。一是预处理运行效率下降导致出水悬浮物浓度升高;二是COD处理效率下降,导致出水COD个别时期不达标;三是氨氮处理效率受温度影响波动极大,严重影响出水水质。针对以上三项问题,对影响处理效果的各项原因进行逐一排查、分析,找到原因所在,通过各种技术进行相应的改善与改进。在预处理运行效率下降的问题上,找到了网格堵塞、加药量不准确以及排泥不畅三种原因,通过安装渔网拦截丝状物、更换一体式防腐蚀网格、选择适宜的加药量和调整排泥周期等措施,提高了预处理的运行效率,使预处理池出水悬浮物浓度均值小于64mg/L,低于《污水处理过程质量点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80mg/L的要求。在COD去除率下降,出水COD个别时期不达标的问题上,找到了工艺风机运行不稳定、曝气滤池滤料流失两种原因,通过检修风机、提高电压和添加滤料等措施,使出水COD平均浓度降到37.5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类50mg/L的标准。在氨氮处理效率受温度影响波动大,影响出水水质的问题上,找到了反冲洗时间短和初滤水浓度高的可控因素。通过调整反冲洗时间、监测微生物相、更改操作流程等措施,有效的缓解了温度对氨氮处理效率的影响,使氨氮出水浓度在水温≥12℃时,控制在8mg/L以下,达到了相关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