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仕女画服饰绘画语言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dmer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物画是传统绘画体系中最早产生和最先成熟并得到完善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绘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是仕女画人物繁荣兴盛的阶段,其仕女画是以描写现实社会中女性生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绘画题材作品。这一时期仕女画极力追求体现生活中女性丰腴艳丽的身姿和气质华美的服饰形象。唐代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空前多元性,给服饰和绘画内容奠定了丰富的基础。同时也折射出当时开放、自由的社会风气和敢于大胆显露女性美的欣赏趣味。唐人所尚以丰肌为美,曲眉丰颊,俗称“玉环肥”。唐代仕女画以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服饰形式来表现“玉环肥”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为这一时期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其服饰款式多样、色彩艳丽、雍容华美,形态极具风姿,赋予作品蓬勃的生命力,具有丰富的表现性。服装艺术审美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包括基本元素的构成和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仕女画中的线条、色彩、纹样、肌理等表达构成了服饰形态的视觉特征及审美形式,以及对这些元素形成的节奏、秩序、韵律、和谐的审美规律的美感感受。本研究以唐代仕女画中服装的款式、色彩、面料佩饰及妆容为研究内容。在造型原则的规律的基础上,对仕女画服饰视觉美形式进行分析。全文主要分为四部分,运用文献检索和图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以唐代社会发展状况为背景探讨了仕女画风格形成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以及人们的审美心理。第二部分,从唐代服饰的角度对唐代仕女画中的服饰进行表述说明,概括了仕女画服饰的风格类型和特征。以唐代仕女画服饰语言和绘画语言两者之间的交联点为切入点,以形式美法则基本理论为导向,分析了服饰语言在唐代仕女画中形成的规律和表现手段。第三部分,提出服饰意境的概念,并分析服饰意境“化意为形”的处理手法。服饰的形式表达是一种由意象到图形的转化过程,其形成服饰绘画语言的点、线、面、色等元素本身都具有丰富的“表现性”。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服饰在唐代仕女画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服饰形式美表达具有相对独立性。本文用服饰的基本元素作分析,结合图文加以说明,以便最终获得人们所掌握的服饰绘画表现手段。
其他文献
如何有效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战略规划中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全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基础数据和评估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工业化和农业生产得到了高速发展。随着资源、市场等多种条件的约束,江苏省未来的农业发展应该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县域农业发展差距问题日益
随着游泳项目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步认识到:1、专项力量的绝对值不可能无限增长,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专项力量增加的幅度逐步减小。2、专项力量的绝对值并非越大越好
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融合正在向纵深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物流产业,也不可避免的发生融合。物流产业融合模式选择作为物流产业融合重要的实践环节,其正确选择对
小学阶段的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同时小学阶段也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身体素质的最佳发展敏感期和心理素质的形成期。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育的作用将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
油页岩,也称为油母页岩,是一种劣质的化石燃料,灰分含量高。在油页岩工业中,生成的大量干馏产物半焦和燃烧产物灰渣,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也污染了环境。而矿物质是构成这些固体
毕加索的绘画美学思想形成于欧洲20世纪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且深受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因而他的绘画走向了反传统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毕加索的绘画与美学中丑学
目的通过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工作压力、气质类型及焦虑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根据调查结果,对工作倦怠者依据气质类型设定相应的压力管理模式,采取综
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电影处于低迷状态,产量下降,市场萎缩、观众流失。在“影视合流”战略要求下,电影频道成立,为电影业从制作到市场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从1919到1937年近二十年间,是中国戏曲艺术开始主动向非华人圈的异文化世界进行大力推介,积极寻求世界回应与对话的自觉期与高潮期。特定时代思想氛围中的喧哗众声却形成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