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经济状况日新月异,经济总量逐年攀升,并且保持了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其中对外经济量的增长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其中最受冲击的对外经济领域,其进出口贸易额以及海外金融投资额均急速下降。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外向型经济的事实,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详细的研究,深入分析其内部的经济结构,并对现今中国的对外经济战略提出指导性的建议,以求促进中国对外经济长期的稳固高速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经济保持长期的增长,使得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利益最大化。本文在结构上将以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要求和外在因素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作用为两条主线,结合现实经验资料,探究两者与中国对外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对作为中国对外经济指导思想的对外经济战略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本文的研究结果指出对于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两种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应当采取交替递进的方式,即在较低技术层次上完成对于国内的无比较竞争优势的产品的进口替代过程后,进而实现该产品的出口导向化转变,与此同时,开始对该产品进行技术创新,或引进国外更先进的技术,进行相关产品在高技术层次上的新的进口替代过程,并在这一过程基本完成后开始下一轮的出口导向过程,如此反复地进行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交替递进过程,最终实现相关产业的升级,并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将成功地创造出相关产业的比较竞争优势。这是一个进口替代(低技术层次)——出口导向(低技术层次)——进口替代(高技术层次)——出口导向(高技术层次)的循环往复的递进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实现对外经济产业全面的、不断的优化升级,使对外经济产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而创造出更多新的GDP增长点,使中国经济保持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不断得稳步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