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信部于2016年发布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中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关键工程与专项行动,为中小企业在之后几年的发展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从政策导向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后盾。从这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已成为国家经济的柱石,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信用意识差、经营管理混乱、财务信息不完整等,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而商业银行针对于中小企业往往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中小企业违约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上述研究背景为基础,首先介绍国内外学者、专家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研究成果,得出国外研究主要是利用建模将风险控制量化,而国内研究主要从宏观角度分析,多结合我国当前的整体市场经济形势,从根源分析信贷风险,寻找合理规避信贷风险的措施与方法的结论。随后,本文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控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城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整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J银行为例,以其2013年-2016年四年真实信贷数据为基础,介绍了 J银行目前的小企业信贷规模、信贷质量、业务结构等,通过分析发现 J银行风险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制度体系落后、银行内部信息不对称、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这几方面。在研究贷款流程体系时,将 J银行授信审批中每个环节进行评析,找出其风险控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最终,根据理论研究和J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实际,提出了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一是推进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改造。包括梳理信贷全流程,制定流程操作手册;建立流程监督检查机制;优化审批系统。二是完善中小企业贷前信用风险评价。包括严把授信准入标准;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三是完善中小企业贷后管理。如加强定期跟踪和检查,利用互联网监督企业经营动向,随时关注担保措施的变化,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四是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创新,设置可适当转移风险的产品,如推广供应链融资产品等。五是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包括人员培训和培训体系建设。此外,还总结出其他可进行的风险管理的措施,如加强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建设;拓宽风险缓释渠道,分散经营风险;加强贷款投向管理,实行客户退出机制;建立奖励延迟支付机制和业务开展准入及积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