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产生是我国银行业制度变革的新产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村镇银行和农商银行不断出现。几十年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脚步较快,已成为我国金融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金融机构在促进农村经济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业务种类不断丰富,这也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还包括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些风险之间往往还会相互交叉,相互影响。随着金融大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单一型风险管理模式下,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方式往往十分单一,这些风险管理方式往往是分离的,这样就使得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从自身风险管理需要的角度来看,充分认识各种风险之间的联系,对所有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防范,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的全面风险防控能力。笔者在文章中研究的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广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来加强全面风险管控。首先,本文解读了《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影响和剖析了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并且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贯彻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金融监管部门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阐述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加强全面风险监管的意义和作用。笔者以S村镇银行为研究对象,从多种角度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厘清了农村中小银行风险管理和《措引》之间的差距。第三,阐述了S村镇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具体做法,构建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了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如何进行风险管理的措施。本文通过探索S村镇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全面提升其风险管理水平,努力帮助和引导我国广大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严格按照《措引》来加强风险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