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画的流变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y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中世纪后期日本江户时代(1615-1867)的文人画作为研究对象,第一章旨在以日本南画的溯源与中国文人画东传为起始,研究南画在日本流行的背景、契机以及过程。第二章将日本南画分为初始期、成熟期与隆盛期。通过分别分析三个阶段的祗园南海、池大雅、浦上玉堂等日本南画派的八位代表画家,并根据他们的生平信息、人生经历以及绘画特点,系统阐释南画在日本的演变与进程。第三章从日本南画派的画家身份、绘画题材以及笔墨与色彩的表现形式上详细论述了日本南画的风格特点,在与中国文人画的对比中体现出日本南画的民族艺术特色。第四章则简略叙述了近现代的南画与日本特色文化的关系以及日本南画的现状。从本文的主要内容来看,日本南画与中国文人画二者的关系很微妙,对中日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正面作用。而日本南画作为中国明清文人画传入日本的文化产物,在日本引起了风靡一时的艺术流行风尚。它模仿中国文人画的绘画技法,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了日本本土的画派风格,从而形成了一个类似中国文人画但又有所区别的新派种。本文详细论述日本南画的画家身份职业化、题材具有叙事性以及笔墨崇简等特点,突出其自家风貌,以此完成对日本南画的流变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关于校园的负面新闻不断产生,并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校园欺凌行为、未成年人犯罪等恶性事件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希望能有效的遏制学生的攻击行为。本研究在阅读、分析大量文献资料后对小学生的攻击行为、公正世界信念和人格特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阐明小学生的攻击行为、公正世界信念和人格特质情况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小学生攻击行为与人格特质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习作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在当前的习作教学中,教材中的习作要求过于笼统,教师茫然无措,教而无法,教学方法老套,评价方式单一,对学生的习作缺乏过程性指导;学生普遍存在没兴趣、没素材、没情感,抄袭严重等问题。所以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旨在通过习作清单探究有效的习作教学方式,改变当前习作教学现状。在充分学习和阅读各家习作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教师话语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礼貌策略可以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话语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媒介。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还要使学生通过教师话语潜移默化地学习语用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正确使用礼貌话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笔者主要使用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对优质观摩课中的教师话语进行分析,期望能对常态课教师话语的改进有所帮
产业生态化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贵州省自2017年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以来,在产业转型、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面临较大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化发展压力。分析贵州省产业生态化现状、研究产业生态化水平的驱动和抑制因素。对推动贵州省产业生态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对产业生态化相关理论和内涵进行梳理,构建涉及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利用效率、生
意识形态是具有鲜明阶级性的观念上层建筑,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社会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其置于“生命线”的重要位置,认为其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传承与再生产精神文化的重要场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进入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面临着严峻挑战,深入研究高校意识形态凝聚力的理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拥有数量庞大的学习者,其中包括视障人士。在中国,有关普通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但对于视障生英语学习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相关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全人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智力、情感、意志、审美、身体、价值观等的全面发展,而视障生由于视力受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针对他们的全人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英语课程
在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时代潮流以及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嵌入国家转型话语中的乡村文化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影响,乡村的各个方面历经了不同程度的变迁。然而,在与城市文化的碰撞中,乡村文化展现出了一种强劲的内生动力,而这股动力正是源于乡村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自我身份的抗争。镇山村乡村文化的传播实践贡献了一个关于乡村内生性的文化创造和价值重建的现实案例。受现代化、城镇化和商业化的深刻影响,镇山村的
教材插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图像资源,同时也是构成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辅助教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教材插图的研究虽多,但从图像角度分析教材插图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因此,基于视觉语法理论研究外研版初中英语插图,能够为后续研究者分析插图提供新思路以及完善插图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搜集与分析相关文献,选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简称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为研究
近年来,情感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研究发现,在情感因素中,焦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学生的焦虑感在英语学习中十分普遍,会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我国主要的授课方式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课堂反馈语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对于学生的语言输出和情绪也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教师课堂反馈语对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本研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强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创造性和逻辑性。但是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思维品质具体的教学策略和培养途径含糊不清,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存在困难。基于现状,本研究以多元读写理论为基础,旨在提出融合高中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本研究是定性研究,运用研究整合法,搜集和评述了国内外关于思维品质和多元读写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