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态系统服务仿真模拟 ——以咸阳市为例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harapova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攫取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本的结构,使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大大降低。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同时生态系统服务的高低也表征着生态系统状态的好坏。因此保持经济水平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同时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与各种自然、人文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了解生态系统服务的驱动机制,可为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咸阳市作为陕西省仅次于西安、宝鸡的第三大城市,是关中平原主要的农业、工业基地之一,对于带动西部地区周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2000年、2010年及2015年咸阳市土地利用数据和其他基础数据,分别计算了固碳、土壤保持、水源涵养三种生态系统服务。其次分别选取了八个自然因素和八个人文因素,利用地理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对三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及选取。然后建立了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201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模拟,并进行精度分析。最后以2015年的数据为基础,设置不同的社会发展情景,模拟了未来2050年各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在实现未来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不以生态系统的退化为代价。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2000年到2015年咸阳市固碳服务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但2010年到2015年的增幅远小于2000年到2010年的增幅。2000年到2010年土壤保持服务整体增加,2010年-2015年呈减少趋势。2010年的水源涵养服务量比2000年有小幅度减少,2015年出现大幅度增加。(2)固碳服务的主导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分别为高程和城市化率,影响因素分别为0.4451和0.2043。土壤保持服务的主导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分别为坡度和人口数量,影响因子分别为0.0834和0.0515。水源涵养服务的主导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分别为土地利用和人口数量,影响因子分别为0.3147和0.2304。地理探测器探测表明,两两因素的交互影响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具有更大的影响力。(3)利用咸阳市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模型对咸阳市2015年的人口、经济和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表明,模型模拟结果与计算结果以及统计数据之间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可用于进一步地研究(4)对2050年各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进行探究,发现在不考虑自然因素改变的前提下,人类活动的增强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弱。情景4中固碳服务值最高,情景2中土壤保持服务值最高,情景3中水源涵养服务值最高。
其他文献
据2017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0-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指出,我国城市女性就业人员占比达43%,大部分女性开始进入就业市场,在通勤出行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工作之余女性还承担着主要的家务活动和照顾儿童的责任,使得其日常活动出行链由于夹杂着照顾孩子和日常家务活动而变得更加复杂,活动空间也更为紧凑。同时,随着中国城市的不断扩张,单位制度的解体,人口、居住、产业等要素的郊区化,城市交通体系的不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社区公共服务的缺位给予了社会组织的探索空间。而社区基金会具有天然的“资金池”和资助功能,对于灵活整合社区资源回应社区需求,具有其他社会组织不具有的优势。我国的社区基金会正处于迅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实践也显现出了其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上海浦东新区的两家典型社区基金会进行对比分析,其中L社区公益基金会是其所在街道进行的首次地方性尝试,于201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是指充分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平台,组织动员广大适龄公民、城乡居民家庭、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与义务植树的新型义务植树尽责形式,较之传统的全民义务植树范围更广、方式更便捷、形式更多样。简单来说,“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就是通过网络虚拟形式开展植树活动,实现绿化资源优化配置。随着“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这一新型尽责方式的兴起,加强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规划设计研究尤为重要
译员在交替传译中应该做到输出流畅简洁的译语,但实际情况往往不能尽如人意,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译语冗余现象常常在所难免。常见的译语冗余现象包括重复、填充词使用过多、表达累赘拖沓等,过度冗余会使得口译效果有所降低,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有可能使听众对讲者意思产生误解。本文以伊安·牛顿新冠疫情下的难民营演讲模拟会议为例,将案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译语冗余现象分成无实义填充、重复、不当自我修正以及补充性解释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外宣翻译在树立国家形象、促进中外交流以及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改革数年来取得的成就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外语言表达习惯、文化背景以及思维习惯不同,译者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以《中国收入分配改革四十年》翻译项目为例,分析原文的文本特点并介绍在其中运用显化翻译策略的必要性,据此分析在词汇、语句及语篇等层面上运用显化翻译策略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我国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目标,它包含对政府公开性、回应型、参与性、服务性等价值的追求。在信息化社会,信息资源的公开与共享关系到政府治理能力以及公民的切身利益。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环节。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后的十年里发展迅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暴露了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
随着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和社会组织的迅速成长,国家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相继出台,如强调“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等,公益性社会组织通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公益创投和各类自治微项目等方式积极参与服务供给,推动了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内容和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因过多关注经济问题而忽视环境发展遗留的问题。近年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导致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失,这也成为中国发展路上的巨大阻碍。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决定了中国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中国政府必须肩负起环境治理的重担,在协调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为了解决日
本文以汉语常用词“洗”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洗+NP”的动宾结构为研究重点,将共时和历时相结合,考察并描写“洗+NP”动宾结构语义扩张的演变路径,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角探析其语义扩张背后的动因、机制等规律。在探讨了“洗”的“一般洗涤义”的来源的基础之上,我们发现“洗+NP”的语义扩张主要可以分为具体义和抽象义两大类。具体义部分,“洗”所接名词主要分为身体类、器物类、衣服类,在这一部分的语义扩张中
听辨理解能力是译员口译能力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优秀的听辨能力可以保证译员对源语内容理解精确。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听辨是口译的第一个环节,影响着后续对原文的加工理解和译文的输出质量。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首先界定口译中的听辨理解,并且结合俄语本身的语言特点,分析俄语交替传译中的听辨理解特点。笔者结合2019年金砖国家峰会普京记者会模拟会议这一具体案例,分析出模拟会议中存在的听辨理解问题。该记者会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