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伤是一种非适应性的病理行为。根据情绪管理模型和自我惩罚模型,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是为了达到缓解情绪和惩罚自己的目的。由于羞耻和内疚是伴随自我惩罚行为出现的两种典型情绪,因此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法考察羞耻、内疚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旨在更深入地揭示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心理机制。 方法:本研究以湖南省两所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羞耻和内疚对自伤的启动,以及自伤对这两类情绪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法,选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中学生羞耻感量表》《中学生内疚感量表》对湖南省723名中学生的羞耻感、内疚感以及自伤行为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二采用行为实验法开展研究,通过冷加压实验来模拟自伤行为。实验一通过在实验室对自伤进行模拟,探讨情绪对自伤的启动作用,即启动羞耻、内疚情绪是否会使被试进行自伤。实验二考察了自伤对情绪的调节作用,即自伤是否会降低被试的羞耻和内疚情绪。 结果: 1.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为33.5%; 2.青少年自我伤害水平在性别(t=3.276,p<0.01)、年级(F=3.783,p<0.01)、是否为独生子女(t=1.959,p<0.05)和生源地(t=-2.256,p<0.01)上差异显著; 3.羞耻感与自伤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内疚感与自伤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4.典型情绪事件有效唤起了被试的负性情绪,羞耻组和内疚组被试的自伤启动时间显著高于无情绪诱发组被试的自伤启动时间; 5.自伤能显著缓解羞耻和内疚情绪。 结论:羞耻、内疚情绪与自伤显著相关。羞耻和内疚引发自伤,自伤调节羞耻和内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