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权市场价格与配额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京都议定书》首次提出了排放权交易这一减排措施。自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也在“十二五”的规划中明确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已于2014年6月19日全面启动了七个试点碳排放权市场的正式交易。2014年,国家发改委已开始提出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并计划于2016年开始启动运行。本文对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需解决的碳排放权价格及碳排放配额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提供参考意见。本文首先运用深圳碳排放权市场的交易价格数据,通过建立VEC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对碳排放权价格与各能源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深圳碳排放权价格与煤炭价格、原油价格、天然气价格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煤炭价格与天然气价格的一个冲击对碳排放权价格存在长期稳定的负向冲击效应,原油价格的一个冲击对碳排放权价格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冲击效应;原油价格对碳排放权价格的预测能力最强,且会不断增强。煤炭价格的预测能力没有原油价格强,但其预测能力也会逐渐增强。天然气价格对碳排放权价格预测能力则很弱。本文还对我国30个省(市)的历史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省域碳排放分别从全国层面及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总体而言,省域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各省碳排放对相邻省的碳排放具有溢出效应;区域层面上,我国东、西部省域碳排放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而中部地区存在负向的空间相关性;人均GDP、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对我国三大区域碳排放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的强度有所不同;产业结构对东部地区碳排放有显著影响,但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能源消费结构对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有显著影响,但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最终分析得出:我国碳排放权价格与各能源价格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这种长期均衡关系会对碳排放权价格的短期变动产生约束,说明碳排放权价格会随着能源价格的变化而作出动态调整。另外,我国能源市场化的不足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也使得天然气价格未能对碳排放权价格产生显著影响;我国省域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区域差异性以及不同的碳减排空间。因此,基于历史排放水平制定省域碳排放配额时,一方面可从区域整体出发,对具有空间相关性的省份作为一个减排整体制定一个总配额,然后再对该区域内的省份进行分配。另一方面应考虑各省碳排放现状及碳减排空间的差异性,基于“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制定差异化的控排系数,从而为各省制定一个合理公平的碳排放配额。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地质资源和生态环境均发生了很大变化。近些年我国广泛开展经济开发建设,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此,需要对地质环境与经济开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为南方优质的禾本科牧草,由于其在收获期易倒伏,种子产量较低,而生产中应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可调节植物生长,降低倒伏率,提高种子产量。为此选用3
根据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舞蹈教学尤须注重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应用,使舞蹈学习“艺术化”、“形象化”。唯此,方能更好地完成舞蹈教学任务,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
近年来呼吸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率、耐药率均不断增高。新的治疗药物包括广谱三唑类药物如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以及新型抗真菌药棘白菌素等的开发和应用,治疗原则的更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国家在2017年就提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当今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育更需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国家发展科技进步的大环境下,电气专业的发展必须要从理论
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合理地应用抗菌药,对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防止耐药和二重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上,习近平说:"希望各国青年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献瓦。"作
本文从有机化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针对高校重组后专业设置的复杂化,高校扩招后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差异大、毕业生专业适应性能力不足等现状,结合有机化学知识体系的划分,就如何提
对51例NIDDM患者测定了GFR、ERPF和RI值,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IDDM组中正常白蛋白尿患者GFR、ERPF和RI值均升高(P<0.05),且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仅RI降低(P<0.05),GFR、ERPF无明显变化;大量白蛋白尿患者GFR、RI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