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权利在物权法上至关重要,对于土地权利以及相关制度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我国土地一项重要的制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土地资源市场化改革的渐入佳境,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大量划拨土地使用权的非市场化严重阻碍经济发展,不同程度地产生土地资源浪费、土地利用率低下,土地隐形市场大行其道等问题。本文聚焦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这一关键词,以对无偿划拨和双轨制的现状和缺陷的分析为基础,详细论述了在这一领域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原因、重要性和实施举措,力图建立并完善这一制度,使之适应我国改革开发的步伐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发展。本文首先从历史出发,还原国家划拨土地产生的背景,并介绍影响划拨土地使用权三十余年的无偿使用制度。通过对无偿使用制度现状的分析,得出其不适应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缺陷。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后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得以建立,划拨土地使用权却一直奉行“双轨制”,这样混乱的土地市场局面,不利于我国建立起统一的土地市场秩序。其次,笔者从经济理论、法律理论和国外立法实践的几个角度分析推行国有划拨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理论基础,并得出三个重要结论。划拨土地应当推行有偿使用制度;而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划拨土地应当被区分为经营性划拨土地和公益性划拨土地,对前者实施有偿使用制度,对后者实行无偿划拨制度;同时,经营性划拨土地进入市场,应当借鉴经济学上的级差地租理论,正确认识土地出让金的收取标准。再次,笔者试图分析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对划拨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对收取城镇土地使用税、出让、抵押、租赁、作价入股等几种现有的方式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经营性划拨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最优出路是逐步出让。笔者对于这一最优出路的步骤进行了制度设计,对其中难点土地出让金的确定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笔者认为,划拨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制度不仅仅应在理论上先行,还应当从多个方面,诸如尊重历史、改进立法、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和完善公益性划拨土地供应计划等方面进行配合与改进。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法经济学、实证分析等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论证,通过以上对于整个划拨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构建,力图使该制度的逻辑清晰,使每个细节都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