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斯是伴随着成煤作用形成的一种气体地质体,地质作用控制着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和分布。准确的揭示煤层瓦斯分布规律,是防治瓦斯灾难和抽采煤层气的前提与基础。 本文研究对象为地处沁水盆地东南部的长平井田。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了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与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分析了各个构造时期对成煤的作用及对瓦斯赋存的影响。根据长平矿的地质构造特征和瓦斯资料,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包括褶曲、断层、陷落柱、煤层厚度、围岩性质、上覆基岩厚度等,指出埋藏深度与地质构造是影响3#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主要因素。根据矿井实测瓦斯资料,建立起煤层埋藏深度与瓦斯含量的对应关系,并对长平井田3#煤层瓦斯含量进行了预测,编制了3#煤层瓦斯地质图。 影响瓦斯抽采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技术因素,自然因素包括煤层的瓦斯储量和煤层的透气系数,本文仅讨论了自然因素方面的影响。本文以含气量和地质构造为主要因素对3#煤层进行了瓦斯抽采区块划分。煤层被划分成六个区块,并计算了各个区块的瓦斯资源量和资源量丰度。 根据煤层瓦斯赋存情况与地质构造因素,选取了四个指标,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瓦斯抽采区块有利抽采程度进行了分级评价。得出以下结论:区块三与区块四属于Ⅰ类抽采区块,抽采比较有利,区块二属于Ⅱ类抽采区块,抽采难度适中,区块一、区块五与区块六属于Ⅲ类抽采区块,瓦斯较难抽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