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滑坡是西南山区最为常见的由强降水条件起主控作用的沿基覆界面滑移的第四纪覆盖层浅层滑坡。该致灾类型滑坡在四川东北部大范围地区广泛发育,威胁到滑坡灾害地区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也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以巴中市玉山镇天平村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域基本工程地质条件,通过现场勘查、资料收集,运用理论分析计算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天平村滑坡的形成机制、变形机理及稳定性状况展开深入研究,以期研究该地区类似滑坡的发育规律,并研究合理的治理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滑坡边界界定,该滑坡平面形态大致呈梯形,纵长158m,后缘宽108m,前缘宽约150m,面积16520m~2,主滑方向117°。滑坡体总方量约5.2万m~3,属小型滑坡。(2)天平村滑坡为地震诱发,暴雨起主控作用的小型浅层前牵后推复合型土质滑坡。目前,该滑坡处于强变形—滑动阶段,在暴雨或强降雨的继续作用下将进一步滑动,从而对滑坡区内村通路、居民耕地和滑坡前缘斜坡上的耕地、林地造成进一步毁坏。(3)通过本次勘查和稳定性计算可知:天平村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但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基本稳定状态。选择三个剖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其在天然及暴雨工况下的变形破坏和稳定性变化规律。(4)建议对滑坡采取“抗滑桩+排水工程”进行治理,具体为:(1)沿滑坡后缘村通路外侧修建抗滑排桩并对道路进行修复,以此稳固滑坡后缘,确保道路畅通,同时修复道路内侧排水沟;(2)在滑坡中部修建抗滑排桩,防治滑坡下滑进一步毁坏居民奈以生存的耕地、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