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胃镜确诊为胃癌的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后,行术前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胃癌的影像学征象及其与手术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癌检出及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收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行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的患者60例。患者均于术前1周内行MSCT检查。(2)对确诊的60例胃癌患者于扫描前10~20分钟肌注阿托品10mg或盐酸山莨菪碱20mg后行多层螺旋CT扫描,包括气体检查法及水充盈检查法,并根据病理提供的病变部位调整扫描体位。(3)由2位高年资医师双盲法分析CT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图像并应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e-plane restruction ,MPR)、表面阴影遮盖显示法(shade surface display,SSD)、CT仿真胃镜(CT virtual gastroscopy CTVG)等重建方式观察癌肿的显示情况,癌肿与周围主要血管、脏器的关系,有无肝脏、腹腔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将患者术前MSCT的诊断结果与其术后病理对照,统计数据,并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结果本研究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MSCT对胃癌T分期、N分期和M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71.8%,68.33%和83.33%。MSCT诊断浆膜面受侵的敏感度为89.13%,特异度为69.44%。MSCT诊断癌肿结节状外突的敏感度为26.09%,特异度为100%。胃癌淋巴结大小、密度及强化程度是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的主要指标。以淋巴结短径大于4.25 mm或长径大于5.45 mm,或平扫CT值大于12.95 Hu,动脉期CT值大于50.10 Hu,门脉期CT值大于60.95 Hu,或平衡期CT值大于55.05 Hu作为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标准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1、MSCT动态增强扫描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能提高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是诊断及判断其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2、肌注低张药后行MSCT扫描,应用气体位检查法和水充盈检查法。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可以良好显示胃的形态轮廓以及微细的黏膜结构和病变。对胃癌检出、显示癌肿大体类型、肿块大小、部位判断、对邻近脏器累及程度和远处脏器转移上具有明显优势。3、MSCT对胃癌术前诊断及TNM分期、指导手术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并为预后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