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具有植株高大、茎秆多汁、含糖量高、抗病、生物产量高且生育期长等特点的热带高粱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到黑龙江省当地高粱品种中,以探讨此项技术用于高粱育种的可行性.于受体开花受粉后60min左右剪掉柱头,将供体DNA滴于切口处.导入后代出现了数量性状及质量性状等诸多性状的变异,变异性状包括农艺性状、育性、抗病性、含糖量及籽粒品质性状等.各性状的变异比率不同,且D<,2>代的质量性状分离比例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对导入后代的品质性状的测定表明,有4个导入后代的淀粉含量高于受体,占总数的6.9﹪;3个导入后代的支链淀粉含量高于受体,占总数的5.2﹪;8个导入后代的单宁含量低于受体,占总数的11.4﹪.且出现了后代含量均高于或低于供体与受体的结果.将含糖量高的高粱DNA导入后,获得了15个高于受体含糖量的导入后代,占总数的7.9﹪.其中有8个导入后代的含糖量既高于受体,又高于供体,这是常规育种所不能得到的.将抗病性高于受体的DNA导入后,在导入后代中有27个导入后代的抗病性有所提高,占导入后代总数的9.1﹪,其中5个导入后代的抗病性提高了2级,3个导入后代的抗病性提高了3级,极显著地改变了受体的抗病性.利用导入后代配制杂交种后,部分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的育性均发生了改变.同时导入后代的变异性状可以在杂交后代中表现出来,说明导入后所引起的性状变异是可遗传的.为了对导入后的变异后代进行验证,对导入后代进行了酯酶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获得了常规育种无法得到的变异后代,实现了地理远缘的品种间的遗传物质转移,丰富了遗传类型,表明此项技术用于高粱的种质创新和品质改良是可行的,可作为常规育种的一个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