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民周刊》是抗战时期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机关刊物。1937年12月,上海、南京相继失陷,国民党政府被迫迁都武汉,中华民族危机严重。为了拯救中华民族,推动国民党全面抗战,同年12月11日,沈钧儒等爱国人士在汉口创办该刊。1938年7月,该刊出了30期后与邹韬奋创办的《抗战》三日刊合并,改名为《全民抗战》。《全民周刊》由沈钧儒创办,全民周刊社出版,生活书店总经销。社长沈钧儒,编辑有李公朴、柳湜、钱俊瑞、张志让、张仲实、王昆仑、张申府等,发行人为李公朴。他们都是救国会的主要领导人。该刊以加强全民的统一战线,将单纯的政府和军队抗战转变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作为办刊宗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团结、民主和全面抗战的鲜明立场,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全民周刊》不仅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重要宣传阵地,也是国统区各党派共议抗战的重要舆论阵地。在该刊上发表文章的不仅有潘梓年、董维键、钱俊瑞、胡绳、侯外庐等共产党人,也有冯玉祥等国民党人,还有沈钧儒、章伯钧、张申府等社会知名人士。他们在抗日救亡的时代召唤下,坚持抗战到底,批判国民党当局的妥协投降政策,并为推进中国的抗战进程,掀起了一场全民抗战运动。该刊开辟了社论、短评、诗歌、每周刊事解说、信箱、小问答、新书介绍、“半月刊物一勺”等栏目。《全民周刊》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刊物以政治为主要内容,不仅注重对国内国际战局与时局的分析,还积极宣传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号召中华民族加强团结,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与此同时,刊布反映社会各阶层动态及其对抗战各方面工作的具体方案,积极动员民众参军抗战或支援前线,还关心底层民众疾苦,报道他们的生存困境,揭露战争的残酷。《全民周刊》是抗日战争时期进步的综合性政论刊物,也是救国会的重要刊物。它的出版发行对中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坚定了中国同胞坚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战到底的决心,推动了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有力地批判了专制独裁制度。现在,《全民周刊》具有了重要的史料价值,它不仅是研究救国会的重要历史资料,也是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保卫武汉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