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引起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中间综合征(IMS)为其致死的主要原因,由于对IMS认识不足,病死率高,因此深入研究其发病机理对于降低AOPP的病死率和提高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观察甲胺磷染毒大鼠血液、腓肠肌和隔肌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变化,及肌肉Ach含量和肌无力的关系,研究Ach的代谢在IMS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探讨IMS的发病机理。
方法:
实验一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组):给实验组相当量的生理盐水。另外5组均用大剂量(60mg/kg)甲胺磷染毒(右腿肌肉注射),1分钟后给予阿托品解毒(10mg/kg肌注,可依据大鼠流涎,流泪情况反复给药),分别于6h(B组)、12h(C组)、24h(D组)、36h(E组)、48h(F组)氯胺酮麻醉后以200℃干烤过的器械开胸,先心脏去血,留取抗凝血液冷藏备用。而后用无菌器械剪取隔肌及左腿腓肠肌,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后置于1.5mlEP管并迅速投入液氮中速冻,而后放置在-85℃超低温冰箱中备用。统一时点,肌肉充分匀浆,血液复温,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量其中Ach含量。
实验二将12只大鼠给予小剂量甲胺磷重复皮下注射(首剂30mg/kg皮下注射,4小时后重复15mg/kg皮下注射),首剂1分钟后给予阿托品解毒(10mg/kg肌注,可依据大鼠流涎,流泪情况反复给药),以后根据症状间断给予,待大鼠度过急性胆碱能危象期,每小时一次进行肌无力评分(参照DeBleeker等的标准),在大鼠一半肌无力评分为1-2分时综合记分,此时距染毒时间26h,分为高肌力组(评分为1-2分),低肌力组(评分均为3分)。此时取大鼠腓肠肌(方法同1),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量其肌肉Ach的含量。
动物肌无力评价方法参照DeBleeker等[3]的标准对大鼠急性甲胺磷中毒后肌无力进行评分;0分:正常活动,无肌无力;1分:后肢肌无力导致共济失调,但仍能自主活动;2分:尾部给予疼痛刺激后仅有轻微活动;3分:尾部给予疼痛刺激后肢体不能活动,不伴昏迷。
结果:
实验一
1动物中毒表现给甲胺磷后动物很快出现流涎,下颌肌颤,呼吸急促、紫绀(13.5±5.2)min,全身肌颤(18.8±8.0)min,肌无力达3分(27.3±16.3)min。
2急性甲胺磷中毒大鼠血液Ach的变化A组、B组、C组、D组、E组、F组血液Ach含量分别为70.33±29.57μg/ml、120.30±19.09μg/ml、150.37±33.23μg/ml、203.16±27.57μg/ml、96.76±11.56μg/ml、83.29±16.04μg/ml。B组、C组、D组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E组、F组仍高于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3急性甲胺磷中毒大鼠腓肠肌Ach含量的变化A组、B组、C组、D组、E组、F组Ach含量分别为1960.83±382.30μg/mg、1340.30±235.78μg/mg、1244.00±293.02μg/mg、759.06±84.73μg/mg、1997.33±802.13μg/mg、1527.56±456.70μg/mg,C组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4h达到低限。
4急性甲胺磷中毒大鼠膈肌Ach含量的变化A组、B组、C组、D组、E组、F组Ach含量分别为1225.26±303.45μg/mg、829.63±297.43μg/mg、663.78±221.15μg/mg、427.26±206.85μg/mg、937.48±330.36μg/mg、832.60±497.68μg/mg,C组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4h达到低限。B组、E组、F组仍低于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5肌肉Ach含量和血液Ach含量的关系腓肠肌Ach含量和血液Ach含量呈负相关,r=-0.574,P<0.01;膈肌Ach含量和血液Ach含量呈负相关,r=-0.468,P<0.01。
实验二
1给甲胺磷后染毒大鼠很快出现流涎,下颌肌颤,(23.2±1.2)min出现呼吸急促,紫绀,(18.8±3.7)min出现全身肌颤,(38.5±13.9)min肌无力达3分。
2肌无力和腓肠肌Ach含量的关系低肌力组大鼠腓肠肌Ach含量为937.48±385.63μg/mg,高肌力组大鼠腓肠肌Ach含量为1648.06±335.50μg/mg,两者Ach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1)大鼠急性甲胺磷中毒时,血液Ach含量增高,增高的原因可能为血液Ach被清除的减少和神经肌肉接头处释放入血液增多所致。(2)大鼠急性甲胺磷中毒时,肌肉的Ach含量有一过性下降。肌肉Ach下降的原因为胆碱酯酶活性低下时,不能有效的分解Ach,造成神经肌肉接头处Ach弥散到血液丢失所致。(3)在有机磷中毒大鼠肌肉中,肌肉Ach的下降为神经末梢Ach含量下降所致。神经末梢Ach含量下降有可能造成在神经冲动到达时,神经末梢释放Ach减少,从而导致肌无力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