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高等师范院校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影响日益加深。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领域已经初步建立起相应的体育管理和教学系统,但是由于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场地的广阔性、方式的灵活性,致使高等师范院校课余体育锻炼的信息化管理处于落后阶段。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系统管理理论”为理论研究基础,从人力资源要素、物力资源要素、环境资源要素三个维度对河南省高等师范院校课余体育锻炼信息化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现状及问题如下:1.河南省高等师范院校开展课余体育锻炼信息化的学校有5所,开展课余体育锻炼信息化后,学校多数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氛围有很大的改善,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人数和锻炼的频率有很大的提升;2.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课余体育锻炼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少数教师和学生对平台操作不了解;3.课余体育锻炼信息化平台主要存在检测项目单一、监控系统不完善、反馈系统利用率低等问题;4.所调查的学校中都已经实现了学校无线网路的覆盖,为平台数据的传输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并对学生锻炼的场地做出了相应的规划,学生锻炼的场地以学校的操场为主;5.公司对于数据的处理和保存设立专门的部门,但是在后期技术服务中,没有对学校使用老师和学生进行定期的培训;6.学校课余体育锻炼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有待改善,学校没有制定严格管理制度,对课余体育锻炼的开展进行保障;学校在制定学生的锻炼量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身体存在的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在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时,出现运动量过大和运动不足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学校课余体育锻炼信息化的实施效果。本研究提出河南省高等师范院校课余体育锻炼信息化管理的建议如下:1.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学院领导和老师对课余体育锻炼信息化认识宣传力度,利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平台和体育社团等手段普及学生体育知识;2.学校要健全锻炼场地设施管理,加大锻炼场地设施安全问题的排查;3.学校应不断完善课余体育锻炼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加强课余体育段信息化平台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能力,制定科学的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量;4.公司要加大技术革新,广泛收集意见,不断丰富平台监控项目、健全平台监控系统、优化平台反馈路径,完善后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