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项目自由化是一国对外经济部门自由化的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和经常项目支付限制的逐步解除,资本项目自由化问题正日益摆在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决策者的面前。 在关于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自由化问题的理论研究中,经济学家就资本自由流动与资本管制的利弊、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模式以及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条件性等问题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和主张。从总体上看,有关这一领域的各种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然而,与经济学其他领域的研究相比,有关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自由化问题的研究仍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深化。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项目自由化问题,不仅要着眼于货币金融和宏观经济的分析框架,而且还应更多地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由此可能对资本项目自由化产生的复杂影响,即必须从货币金融学和发展经济学的二维视角来考察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项目自由化问题。同时,资本项目的自由化一无论是激进的资本项目自由化模式还是渐进的资本项目自由化模式——又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一揽子整体改革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一问题也应放在发展中国家整体改革的大视野中来进行把握。 无论是激进还是渐进的资本项目自由化进程,它们都是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环境、制度、政策等因素紧紧缠绕在一起的。除了获取资本自由流动的一般利益之外,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项目自由化还有助于其实现某些特殊的经济利益:(1)吸引外国资本流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2)适应金融自由化改革需要,推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3)作为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实现。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项目自由化又是一把双刃剑,也会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在资本项目自由化过程中,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的影响、汇率制度的选择、资本流动的冲击以及发展中国家开放初始阶段的经济和金融结构的差异等诸多内外因素,都会不断地考验发展中国家金融、经济体系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资本大量流入导致的风险主要包括:(1)实际汇率升值,造成经常项目收支恶化;(2)加剧银行业不稳定;(3)容易引致国际游资,埋下金融危机隐患。资本大量流出导致的风险则主要包括:(1)损害经济增长;(2)加重对外债务负担;(3)造成金融动荡,危及金融安全。但应清醒地意识到,资本项目自由化的风险是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交织在一起的,而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资本项目开放本身。 由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之间经常面临着矛盾冲突,为此就必须运用政策搭配的方法,通过各项政策的有机组合和协调来共同实现国民经济的内外均衡。因此,作为一项具体的改革措施,资本项目自由化与其他任何一项具体改革措施一样,都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往往需要一系列的国内经济条件或配套改革措施与之相配合、相适应。资本项目开放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或配套措施至少应当包括:(1)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2)灵活的利率和汇率制度安排;(3)成功的国内企业改革;(4)不断优化的经济结构;(5)国内金融体系的深化;(6)完善的金融监管。此外,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项目自由化能否成功实现,还取决于自由化的顺序利速度安排是否合理。具体而言,资本项目开放的顺序应当考虑:(1)先放宽对资本流入的管制,再放宽对资本流山的管制;(2)先放宽对直 接投资的管制,再放宽对证券投资的管制;()先开放资本市场,再开放货币市场,其中, 应先开放股票市场,再开放中长期债券市场,最后开放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资本项目自由化通常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改革的具体组成部分,而具体改革的成本 一收益与总体改革的成本一收益可能并不完全一致,短期的成本一收益和长期的成本一收 益也可能不尽相同,因此不宜简单化地从自由化的直接后果来评判发展中国家资本项日白 由化模式的优劣得失,还应该考虑其更为广阔的改革背景。 在现实中,发展中国家资本项日已由化的实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缺乏或具备必要 条件及相关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资本项日自由化的结果大不一样。只体而言, 发展中国家在资本项目自由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大致可归纳为:()僵硬的汇率制度在 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将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政府对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将大大增加其 道德风险;()融资体制的缺陷将不可避免地造成银行信贷过度膨胀:(4)金融监管体系 乏力将留下严重隐患,从而可能最终酿成货币甚至金融危机。而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发展 中国家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必须具备上述的一系列基本条件或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总之,资本项目自由化作为金融白由化和经济自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依赖于发展 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整体改革推进,同时又能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