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全世界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作为汉藏语系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汉语中量词丰富,用法灵活,给汉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国内关于汉语量词的认知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人的研究一致认同认知活动在量词习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与汉语量词学习者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却寥寥无几。 基于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即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理论以及理想化认知模式,本文总结了五种认知模式,即整体计量模式、意象类推模式、范畴归类模式、意象图式模式以及本体隐喻模式。本研究采用测试法探究外国留学生在学习量词时对以上五种认知模式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较强和使用较弱的认知模式。研究对象全部来自于华中科技大学及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研究结果表明,外国留学生使用最多的认知模式为整体计量模式,其次为意象类推模式,范畴归类模式,意象图式模式以及本体隐喻模式。其中,整体计量模式主要用于个体量词及度量词的习得;意象类推模式主要用于个体量词的习得;范畴归类模式主要用于集合量词的习得;意象图式模式主要用于个体量词以及临时量词的习得;本体隐喻模式主要用于临时量词的习得。此外,研究数据表明,使用较强的模式依次为整体计量模式,意象类推模式以及范畴归类模式,相关测试题正确率在50%以上。使用较弱的模式为意象图式模式以及本体隐喻模式,相关测试题正确率低于50%。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还介绍了关于汉语量词的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比如联想法、区别法、分类法以提高量词教学质量,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