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建国初期党对和谐社会的探索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t1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所要建立和建设的社会蓝图的美好描述。它是一个构建了以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和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理论。新中国成立后,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建国初期进行一段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是当时全党的共识。虽然,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9月,党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止,只进行了短短的三年时间,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中,许多指导社会建设的思想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各项具体的建设措施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落实,一切都正在探索和进行中。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理论没有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能因为它最终被放弃而否认建国头三年,党努力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建国头三年中,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指导下的社会中各阶级、阶层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稳定与和谐,社会矛盾始终比较缓和,整个社会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和发展趋势。当前,全党、全社会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历史上,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不仅提出了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而且身体力行地进行了不懈地探索。那么,作为中国共产党迄今为止关于社会建设的两大重要理论之一,作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国头三年党的实践活动的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它是否含有和谐思想,在它指导下党的实践活动是否是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文章通过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本身所蕴含的内核,即政治上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经济上建立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的格局,文化上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多元兼容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解读;通过对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指导下,结合建国初期中国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指导各方面建设的政策的分析;通过对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的和谐成效的考察,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在它指导下的建国头三年,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建国初期,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指导下探索和谐社会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历史经验,以期对当下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目的脓毒症患儿采用持续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对于IL-6和PCT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本次研究中,以50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给予实验组患儿(n
文化是政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文化是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不仅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现有理论的升华和实践的总结,更有利于中国特色
相传,舜受尧的禅让而称王,国号为“虞”,称“虞舜”,虞舜就是虞姓的始祖。这是有关虞氏最古老的传说之一。
城市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必先建设和谐社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逐步确立
党内批评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坚持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列宁的党内批评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理论遗产。他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党内批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