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基因型和低温预处理对胡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对离体条件下小孢子胚状体及愈伤组织形成过程进行观察,并对小孢子再生植株进行鉴定,为胡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重要数据。对57份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26份材料诱导获得胚状体或愈伤组织,证明基因型是影响胡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基因型胚状体或愈伤组织产率存在差异,70198胚状体产率达到10.56个/皿,而70Q75、90121、90C17、90D25、90E12和900Q1的胚状体产率低于1个/皿。愈伤组织产率较高的材料有70Q78、90203和90W78,其产率分别为39.00、21.00和21.67个/皿。低温预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材料小孢子诱导率影响不同,随处理时间延长,小孢子诱导率呈下降趋势。对照平均诱导率为13.62%,经过1、2、3 d低温预处理平均诱导率分别为7.55%、6.96%、0.78%。但一定强度低温预处理能提高部分材料的小孢子诱导率,如900C2经过2 d低温预处理诱导率达到最高为35.71%,对照仅为5.88%。细胞学观察表明,胡萝卜小孢子胚状体和愈伤组织形成过程具有完全不同的细胞发育特征。小孢子细胞壁变薄、膨大,细胞纵向分裂成串排列多发育为胚状体;小孢子膨大为球形,多次分裂后细胞松散无序地聚集在一起,主要发育形成愈伤组织。选择3份材料70198、70Q78和80Q54的137株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的比例分别为68.6%、29.9%和1.5%。同一基因型材料诱导获得不同倍性再生植株,在叶片密度,叶片大小上存在差异。单倍体植株整体瘦弱,二倍体与常规品种相似,三倍体表现出叶片的巨大性。同一基因型再生植株不同株系间出现性状分离,如叶柄色、叶形和叶色。来源于80Q54的不同再生植株表现不同的叶柄色,不同叶色和叶型。